美国断供华为在即:真假消息层出不穷
在中美贸易战中,有关断供华为的消息不断传出:
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发表声明,正式将华为公司及其附属公司列入管制“实体名单”,禁止华为在未经美国政府批准的情况下从美国企业获得元器件和相关技术。随后,全球多家企业宣布与华为结束合作关系。
5月20日Google撤销授权,华为未来的新型号手机将无法立即获得谷歌Android系统的更新权限,而针对谷歌在全球网络的通用性程度而言,这无疑是对华为目前逐渐壮大的海外销售市场的沉重打击。随后,日本au、NTT Docomo和软银旗下的雅虎移动,相继宣布将暂停P30系列手机发售。
5月22日英国广播公司称其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暂停与华为的业务往来。有数据显示,ARM架构的处理器几乎覆盖了目前95%以上的手机设备,华为也并不例外。另外在笔记本业务上,Intel、博通、高通同一天宣布切断交易,CPU、WiFi/蓝牙卡、二合一变形本用到的高通SoC等等产品都失去了供应。
此外,据《南华早报》称,微软已停止接受华为的新订单,其笔记本电脑Windows操作系统和其他内容相关服务都已被微软暂停,而目前微软尚未作出回应。
与此同时,在“实锤”之余,多家厂商都被传出断供消息,但又接连都被“辟谣”。联想、德国厂商英飞凌、日本松下、“上海东芝”、DHL都先后传出断供谣言,就连联邦快递这类与电子产品不相关的企业都不得不出面澄清。尽管不少企业接连发声力挺华为,试图在美国禁令、中国市场以及与华为的关系三方之间保持平衡,但长此以往,时不时传出的断供假新闻仍将会极大程度上危及企业形象。
谣言消费了民众的理性爱国情绪、损害了媒体公信力与权威性,并使得“抵制美国产品”等偏激的声音在网络上呼声渐长。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和大国沙文主义的刚愎自用都将助推舆论向民粹转变,进而在舆情助推下使政府运用合理手段妥善处理中美贸易战的困难加剧。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也将使公众离真相越来越远,放大了企业间的矛盾,动摇社会的稳定,阻碍社会共识的顺利达成。
从谷歌宣布撤销授权,断供华为产品开始,一系列断供新闻就仿佛被推倒了的多米诺骨牌,从蝴蝶的一次振翅演变成一场飓风。那么,谁又是那只在这一连串连锁式断供新闻中扇动翅膀的蝴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