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馆校媒三方合作,扩大传统文化传播空间
过去,在博物馆坐等观众来参观和听讲解是主要的传播方式,而这种宣传方式在现代传播模式下,早已落后于时代。从“好酒不怕巷子深”到“好酒也怕巷子深”,反映了博物馆宣传观念的转变。
博物馆“走出去”,靠广告的方式吸引人们来接受传统历史文化教育,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成效寥寥。博物馆的“走出去”,应当是将传统历史文化教育当成一项服务,主动提供给公众,以公众为主体,结合各项日常活动,或轰轰烈烈或潜移默化,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青少年观众,是博物馆社会服务的重要群体。在《如果文物会说话》节目的基础上,随之而衍生的线下校园活动“我是小小讲解员”大赛,则是传统文化与青少年无缝链接的产物。2018年3月,长沙市博物馆携手金鹰955电台,策划推出大型文博教育推广活动“如果文物会说话·我是小小讲解员”,希望借助活动点燃大众尤其是孩子们对于博物馆和文物历史的兴趣,也是长沙市博物馆主动“走出去”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