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立式框架下的流量焦点
随着近年来读者可选择面的扩大以及受众媒介素养的提升,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与解读对于事件本身的定性以及舆论的行程至关重要,这反映为受众框架对社会共识的影响以及推动力越加显著。
在华为禁令事件发生后,一个被逼至悬崖,四面环敌却奋勇顽抗的悲情英雄形象油然而生。这不仅契合了华为企业向来的独狼文化,也激起了民众的同情与支持,加固了普罗大众对华为作为民族企业和国家形象代表的认知。这种受众框架的形成直接影响着公众的情感导向,并塑造着人们的舆论表达。
在一些公共事件中,公众会习惯性地将正面或负面的情感附加在情感的对象之上,弱势群体相较强势群体则容易引起公众的正面定向。因此,在公共舆论中,强势群体较易引发怨恨、愤怒、不满等情感,而弱势群体则容易激发同情、怜悯等情感。这次断供风波中,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对事件的妥善回应可谓是理智而有格局,它成功塑造了一位于风雨欲来之际镇定且有情怀的企业家的形象,引起民众的敬佩与追随之情。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国产品牌的另一个代表——联想,则陷入了公共形象的谷底。
无论是去年的5G投票事件中未支持华为却站队高通的行为,或是向来在中美市场执行的产品定价战略的不同(联想的PC产品在美国市场定价一直低于中国市场),联想持续囿于“美帝良心想”的负面企业形象,受到越来越多的用户抵制。联想的口碑滑坡主要是源于其商业战略的定位、产品的质量问题以及日常不当言论,使得受众对其的品牌好感度逐渐下降。受众已自动地将联想的相关信息都代入负面框架去进行有倾向性的解读,也造成了对其企业的刻板印象,因此联想的任何官方声明下基本都是一片骂声,其口碑形象在崩坏的路上一去不返。
与此同时,联想官方平台下小编与网友互怼、删差评留好评的一系列操作可能本意是想塑造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形象,但现在看来给公众留下的强势霸道的印象更为深刻,可以说是较为失败的公关。无论联想断供华为这一新闻是否为假新闻、是否有反转已不再那么重要,受众自我建立的悲情英雄与“美帝良心”的反面角色的对立,加速了其情绪的激化,引发舆论走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