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普遍服务,丰富公共服务内容
普遍服务是邮政的“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用邮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加强满足人民需求的普遍服务建设,丰富公共服务内容,再构新形势下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拓宽邮政普遍服务领域,是大势所趋。根据《邮政普遍服务标准》,建立高效的邮政普遍服务运行体系,拓宽邮政普遍服务的领域,创新邮政普遍服务的模式,进一步深化邮政惠民服务的品牌认知,也是中国邮政履行新形势下国企担当的重要体现。建议可从以下几方面创新普遍服务,加强人民群众对邮政的认可度,提升邮政品牌形象。
一是打造便民、惠民的服务体系,树立便民、惠民的邮政普遍服务品牌形象。如结合政务服务“放管服”的需求,利用邮政遍布城乡的渠道优势,深化政务服务,丰富邮政便民、惠民服务内容。近年来对接车管所开办的邮政代办车管业务便民服务点、对接出入境开办的邮政代办出入境便民服务点等均是顺应政务便民服务的有效尝试;打造邮政便民、惠民产品体系,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的产品需求。大力推动简易保险、普惠金融,提供惠民的金融服务。推出邮政电商小包,满足当前电商蓬勃发展对寄递的需求。打造微信邮付、微邮惠线上支付产品,满足当前移动支付需求。建设邮乐购电商平台,提供邮政特色的线上购物渠道,等等。结合市场需求打造丰富的产品体系,是邮政便民、惠民的重要体现,各地邮政可结合市场需求,创新产品体系,通过丰富的产品触达,建立邮政品牌服务形象。
二是完善惠农服务体系,持续推进农村电商和精准扶贫。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邮政设有邮政支局所5.4万处,其中,73.9%分布在农村,全国建制村通邮率达98.9%。中国邮政一直以来与农村保持着亲密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中国邮政深入贯彻执行乡村振兴战略,明确行动方案,打造惠农服务体系。如各地邮政打造邮乐馆线上电商平台,建设邮乐购站点,拓展农村电商渠道,利用邮政网点及人员遍布城乡的优势,助力农产品进城和开展精准扶贫。探索开展惠农项目,在农村市场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下,发挥邮政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优势,探索助力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农村生产组织的经济发展。结合新的农村市场变化形势,完善惠农服务体系,是邮政活跃农村市场,保持与农民的紧密联系,打造邮政惠农品牌,充分体现邮政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
三是丰富邮政文化服务供给,满足人民群众新的文化需求。创建特色主题邮局,打造新型邮政文化传播窗口。近年来,各地邮政纷纷打造特色主题邮局,创新开发文创产品,发挥新时代邮政纪念服务特色,让传统邮务服务焕发新的活力。如万花筒邮局,将邮局外形设计成万花筒,开设在游客较旺的地段,提供设计新颖的明信片、邮品、小邮筒等基于邮政的邮务产品开发的衍生产品,极具邮政特色,受到了年轻人的热捧。结合重大活动或赛事开展的临时性主题邮局,如广东省运动会期间,邮政设置多个省运主题邮局,结合省运元素开发衍生文创产品,在省运期间,作为省运形象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活动营造氛围,成为省运中一道亮丽风景线。还有全国各地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开设的祈福邮局、熊猫邮局等各类主题邮局,通过将邮政纪念服务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创新开发新的文创产品,打造新时代邮政文化服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是邮政打造强势自有品牌形象的重要抓手。积极融入不同的文化圈层,联动开发新型邮政文化产品。充分利用邮政文化产品特色,结合不同文化圈层用户的文化需求,联动开发个性化主题文创产品,赋予传统邮政产品新活力,在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的今天,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