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巧运笔 描摹微距细节
《40人对话40年》节目中,覆盖面广、专业性强、话题度高的嘉宾构成了整幅画的格调框架,音视频制作、版面设计和细节描摹则决定了整幅画的精工品质。
1.“物勒其名,以考其诚”。40场专访由5位主持人交替完成,采用主持人中心制,从前期选题策划、嘉宾邀请、脚本制作开始,主持人深度介入采、编、播、发全流程,统筹协调现场拍摄、同步导播、后期精剪、包装上线、在线审片、文字编辑、新媒体宣发等关键环节,精准把控节目质量,用心用情、善作善成,把每一份工作当成每一部作品。
2.前期准备的四“点”工作法。前期工作的四“点”,是指全网搜索找话题切入点、反复沟通谋形式创新点、真诚采访创情感共鸣点、结合时效寻传播共鸣点。对每期节目提纲进行讨论打磨,着力打造精品内容,突出访谈独特性。例如在首期节目《我用一生走天山——专访“当代雷锋”、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名誉院长庄仕华》中,既有被采访者40年前的珍贵回忆,也有40年后的切身感受,既有对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扫描,也有对“小家”亲人的真情流露。访谈录制前,记者与庄仕华的女儿多次沟通,在访谈现场读出其女儿的亲笔信件,一桩桩一件件往事历历在目,让“当代雷锋”惊喜之余泪洒现场。在《筑路架桥奉献社会——专访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卢山》节目中,策划境外采访环节,联系并指导远在肯尼亚、加蓬等国家的驻外员工完成视频录制,收集剪辑来自非洲一线员工的真实感受,嘉宾卢山在录制现场连连点赞:“你们太用心了!谢谢你们让我听到他们的心声。”
3.高标准、高要求的现场录制。采取四机位现场拍摄,导播即时切换,虚拟绿箱与实景演播室结合,呈现高质量画面内容。同时,现场也展示了很多印证40年改革发展的珍贵道具,如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过的、乡村产业振兴的缩影——江苏省徐州市马庄村香包;“精准扶贫”思想发源地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的致富幸福果——猕猴桃;“蛟龙号”深潜到海底7000米获得的矿物标本;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陈铎老师30年前的工作日记等,通过一个个“小奋斗”“小梦想”“小美好”展现时代的“大主题”“大变革”“大发展”。
4.高质量、高效率的后期制作。三条非线性编辑生产线同时运行,专业后期团队分工明确,总编辑带队审改高效,成片分发渠道清晰,通过近500回合精彩答问,1000分钟精编视频,16万字文字摘编全面展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为了进一步扩大节目影响,在成片基础上,我们择优进行七期节目的三分钟官宣版剪辑制作,将访谈中的感人故事、金句亮点做二次加工,配以丰富的素材画面和音乐,呈现电影级精华短视频。利用现场图片、文字摘编、访谈视频相结合的形式构建直观生动的访谈网页,并以数字“40”为灵感,设计制作系列专访集合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