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势力的双重催化与控制
从这场来势汹汹的断供假新闻中,也可窥得贸易战中暗流涌动的国内外势力推动。从外部的政治势力的逼迫来看,美国对全球高科技公司采取的管制措施有诸多先例可循,30年前与日本之间的半导体战争以及2014年对法国能源巨头阿尔斯通的瓦解等等。针对中国近年来的强大发展以及华为在5G科技上取得的卓越突破,川普也曾说过“5G是一场美国必须取胜的竞赛”,因此拿华为开刀以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确实符合其一贯作风。
美国对华为禁令的实施过程中,部分行为主体以新闻媒介为工具,通过加速虚假新闻和谣言的传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国内的舆论走向,同时也试图借机破坏中国企业与其他全球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以将更多企业和国家拉入美国霸权阵营,逼迫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低头。尽管国内主流媒体在舆论上能够坚决捍卫国家利益,一致对外发声,但国内以部分自媒体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势力仍在暗中发力,试图通过假新闻的传播向企业和政府施压,试图以牺牲部分国家利益为代价,推动中美协议的达成和贸易战的停止,继而实现自身利益的保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美日贸易战正是由于日本试图挑战美国高科技龙头地位,实现国家产业升级所引发的贸易摩擦。30多年前,日本的半导体芯片企业曾是全球最高水平,占全球近80%的DRAM(俗称电脑内存)份额,而到如今却是一个大写尴尬的零。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科技经济问题转变成政治经济安全,大打舆论战,在半胁迫下与日本签署《美日半导体协议》,将日本从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上踢出。同时以三星为代表的韩国半导体芯片企业则抓住绝佳机会,站队美国,接管了日本的半导体芯片的全球市场,至今日本芯片产业仍一蹶不振。
在美国的影响下,毫无疑问会有更多国家及企业被迫站队。尽管多数企业也不愿放弃中国的巨大市场,小心翼翼地维系平衡,松下、东芝等企业都发表了不会向华为断货的声明,但同时也称会遵守美国禁令,出口产品中源自美国的技术含量超过25%的产品也不得售予华为。在华为冲击5G等技术高地的紧要关头,接踵而至的断供新闻背后,是美国不断地尝试将技术经济之战演变为舆论及政治打压。在政治操纵经济从而操控媒介信息传播的当下,出于利益的考量,新闻不再纯粹是真相的使者,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控制。在这股最深层的力量煽动下,叠加了信息孤岛效应的民粹主义思潮推动舆论情绪化,使得这场断供假新闻的风波呈现出蝴蝶效应,层出不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