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从策划到付梓出版,历经大半年时间,《新闻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一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本书汇集了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方向2004级至2013级毕业研究生离校后的研究成果与工作经验心得,以及部分在读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论文,是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15年教学科研实践成果的一次检验,也是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研究方向的师生对新中国70周年大庆的一份薄礼。
《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探索》论文集能够顺利出版,得到了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彭祝斌院长、胡建国书记、向志强副院长等多位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彭祝斌院长一直支持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发展,关注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方向研究生的成长,支持本书的出版并欣然作序;李浩鸣教授、栾永玉教授对本书的出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并撰写前言;40位同门在紧张工作之余专门撰文赐稿;湖南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辛勤付出,认真负责修改稿件,精心编排文稿,让我们心存敬意。
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自2004年成立以来,已先后为社会输送了一百多名优秀硕士研究生。他们坚守在新闻、宣传、文化、教育、思政、科技等不同的工作岗位上,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逐步成长为单位的中坚力量。这本文集打通了学子们“在校学习”和“在岗学习”两个阶段,既是承前,也是启后,既饱含着初心,也承载着使命。
15年前,湖南大学创办科技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从培养全国第一位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方向硕士研究生开始,就树立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学子们入学即有“三个一”: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套书籍。一张桌子,让向来无拘无束的文科生有了定时定点学习的场所;一台电脑为学子们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工具;一套书籍,则弥足珍贵,由导师李浩鸣教授主编的《中国院士治学格言手迹》《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被学子们视为“入学见面礼”,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成为研究生们在校学习与步入社会后的精神动力。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科学报》、《湖南日报》、《湖南科技报》、《湖南卫视》等权威媒体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新闻实践平台,傅爱军、李伦娥、刘洪海、胡国龙、刘爱民等高级记者、高级编辑作为兼职导师,对他们的毕业论文悉心指导,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与新闻实践能力。导师团队诲人不倦,即便在学子们毕业离校后,仍然十分关注他们的学习和工作,激励学子们坚守岗位,积极向上,不断前行。本书的出版,权当是向老师们的一次学术工作汇报。
我们作为主编者,在本书的出版中,只是进行了组稿和部分修稿工作。由于作者们工作繁忙,时间较为仓促,本书难免存在不足,敬请读者指正。
陶贤都 向 鹏
2019年11月25日于岳麓山
陶贤都: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2007年起任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研究方向硕士生导师
向 鹏:湖南大学科技新闻与科技传播研究方向2005级硕士研究生,2008年毕业留校任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