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科学画报》编辑特色与启示

民国时期《科学画报》编辑特色与启示

张一弛[1]

湖南文理学院

摘要:20世纪30年代,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普画报期刊——《科学画报》,以图文并茂的呈现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传播了大量的科技知识。民国时期的《科学画报》不仅深入浅出解读了科学的真谛,而且选题记录了一个时代科技的特色、版面展现了画报风格、行文承载了科学传播,形成了独特的编辑特色,对当今科普期刊的编辑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科学画报》;编辑特色;启示

1933年8月1日在上海创办的《科学画报》,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色地承载了深入浅出解读科学的真谛的重任。作为科学文化运动中的先锋力量,《科学画报》独树一帜,发展至今,从一个侧面书写着普及科学技术、提升民众科学素养的历史,在中国科技传播史中具有一定的价值与地位。从编辑学角度看,《科学画报》积累了一定的编辑工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编辑特色,本文拟就民国时期《科学画报》的编辑特色进行解析,以期对当今科普期刊的编辑工作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