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理念的特点

二、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理念的特点

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符合研究生人文教育的需要,它在是否能对思想观念相对成熟、价值体系趋向成型的研究生产生影响,多大程度上产生影响,以及通过何种途径产生影响等方面已做出了切实的回答。寓道于业的教育理念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具有融渗性;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重在人文精神涵养等。

(一)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人文教育最忌空洞、抽象和脱离实际。寓道于业教育理念强调研究生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一方面,它力图将研究生人文精神的养成、人格的塑造,精神的陶冶与研究生的专业学习、研究和生活中遇到的人文问题直接具体地联系起来,通过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达到人文教育的积极效果。

另一方面,它力图将人文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专业特点和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充分注重拓展专业的人文内涵、精神价值,力图使专业课程更加丰满有魂。通过丰满有魂的专业课程的教与学,学生能更深刻认知并体味科学与人文的内在联系,更自愿自觉地追求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的统一,最终突破狭隘的专业教育的桎梏,达到境界的升华。

总而言之,寓道于业教育理念始终坚持研究生教育的独立价值和尊严,倡导在此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围绕专业教学展开研究生人文教育,具有极强的针对性。

(二)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具有融渗性

渗透式人文教育没有标准化、一体化、模式化的道路可走。它所强调的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受时间、地点的束缚,也不停留在某个阶段和某个层面上,而是要贯穿于整个研究生专业教育活动的始终,即贯通于课程、教学、科研、导师、管理体制、校园环境、社会实践活动等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倡导从发展变化着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地开展工作。

可以说,人文教育既是一方价值体系的人文高地,又是一种带有问题意识的思考性阅读,一种师生互动的对话交流形式,一种课堂思想运作,一种自我教育之智慧。

(三)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重在人文精神涵养

研究生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其重点不独在人文知识,更在精神、思维和智慧上。对研究生教育而言,精神性的追求有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成人,是以仁成人;二是精神创新,强调下学而上达。

寓道于业的研究生人文教育不仅解决了研究生“成人”的问题,还不可避免地关注着“成才”问题。正如杨叔子院士认为的那样,科学教育主要给人以灵性,而人文教育,既给人以灵性,更赋予人以人性。对于具有较稳定的个性特征、知识结构、价值取向和思维与实践能力的研究生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超越保守型教育的建设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