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引导和支持

一、政策引导和支持

研究生探究性教学尊重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对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导向进行充分建构与分析的基础上,让研究生自主参与到研究生教学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与主观能动性,以促进他们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让研究生真正参与到研究生教学和管理中,才会对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探究能力产生实质性的作用。

因此,需要对研究生探究性教学进行定位:研究生探究性教学涉及研究生教学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研究生教学的本质,是指导研究生教学的一种教学理念,能否成功实施探究性教学,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促进研究生的全面发展十分关键。只有对研究生探究性教学进行清楚的政策定位,才能更明确、更顺利地实施。对研究生探究性教学进行这样的政策定位,不仅是传统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和创新的基础,也是开展研究生探究性教学重要的制度支持。

在政策引导时,要尽量避免产生因适应市场而导致的价值取向上的失衡问题。学术取向、市场取向、人文取向是教育价值观的三种取向。市场是调节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它追求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它的运行逻辑都沿着这一基本目标展开,因此,功利性是它最基本的特征之一。市场的选择、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都是即“劣币驱逐皮币”,从而按照“是否有用”甚至“是否立刻有用”的标准进行的,因此,在“学”与“术”之间,市场必然会选择重“术”轻“学”,这有可能导致布鲁贝克所说的学术的“格雷欣法则”,即“劣币驱逐良币”,从而导致“术”盛行而“学”衰落。研究生探究性教学要避免因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竞争而使教育沦为纯粹追求利益的工具,忽视研究生教育本该具备的学术取向。

学术取向是研究生教学应始终坚持的标准,它是研究生教育的标准,也是研究生教育内在发展逻辑的必然要求。离开了学术导向,研究生教育则会深陷“适应论”的泥潭,始终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最终迷失方向。

人文取向在本书第一编中已经详述,此处不再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