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堡:由科学而达至修养

二、洪堡:由科学而达至修养

18世纪末,欧洲的新人文主义倡导科学研究是学者的最高职责,也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这种要求在柏林大学正式确立,而其确立离不开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的努力。

威廉·冯·洪堡不光参与创办了柏林大学,还依据新人文主义等思想将新大学的主旨确立了下来。1810年,洪堡创建柏林大学,他以理想主义和新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认为如果将教学机构与研究分离,对人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洪堡要求传授所谓的“纯粹科学”,主张高等学校要坚持学术自由及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

洪堡认为,“大学的核心是发现知识”“大学应视科学为一尚未完全解答的问题,因而始终处于探索之中”[19],主张将科学研究与培养高端人才紧密结合。洪堡曾明确指出,大学要“尊重科学和它的自由的生命力,以不受限制的科学研究手段,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真正科学修养、有独立思想、有理智和道德的青年”[20]。以此为依托,洪堡提出了“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教学原则,将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到一起。在研究生教育阶段,师生都要“把科学看作尚未穷尽、且永远无法穷尽的事物,并不舍地探求”[21]。“柏林大学从最初就把致力专门科学研究作为主要的要求,把授课效能仅作为次要的问题来考虑;更恰当地说,该校认为在科研方面有卓著成就的优秀学者,也总是最好和最有能力的教师。”[22]

洪堡认为,“大学教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教’,大学学生的任务也并不是学;大学学生需要独立地自己去从事‘研究’,至于教授的工作则在诱导学生‘研究’的兴趣,再进一步指导并帮助学生做‘研究’工作”[23]。柏林大学高度重视科学研究,重视学术自由,教师有充分的教学科研自由,学生也有充分的学习自由。学校通过开设讲座等方式,鼓励师生进行科学研究,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可以看出,在洪堡眼中,探究对于大学及研究生教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探究理念的教学不仅是发展科学的需要,也是培养人才的需要,不进行探究活动,就无法产生研究生教育,就无法培育出高层次的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