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倾听能力培养

二、倾听能力培养

倾听不单是重要的沟通技巧,更是一个人的素养、内涵的充分展现。沟通过程中,大致包含四种沟通行为:倾听、交谈、阅读、书写,其中倾听的时间所占的百分比最高,为40%,其次才是交谈、阅读和书写。由此可见倾听在沟通过程当中是有着极重要的地位的。倾听是一种积极地、有意识地主动获取信息的行为,它以理解为基础,任何不以理解为基础的倾听都不叫倾听,任何没有倾听的沟通也都不能算是有效的、成功的沟通。另外,温德尔·霍姆斯认为,听是智慧的特权,倾听表达了听者对言者的一种尊重,而且只有懂得倾听的人才能够从沟通中获取更多的收获。

沙龙是人们聚在一起进行的一种平等、自由、开放,包含多样互动的交流活动,在这里有分享、有共鸣、有碰撞,但无论怎样,都要求沙龙的参与者具备一种能力,便是倾听能力。因为只有带着同理心去注意并理解、思考沙龙中其他人的看法和观点,才能够真正融入沙龙的交流过程。如若不然,大家众说纷纭,没有沟通的交汇点,沙龙也就不能称其为沙龙,而大家聚在一起的谈论也将变成各自独白的一盘散沙。因此,倾听能力是沙龙对其参与者的内在要求。

将沙龙运用于教育过程中,可以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教师的倾听意识及能力。在传统教育关系中,教师处在话语权的主导地位,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教师说,学生听。而在沙龙中,首先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改变看待师生关系的态度,要求教师发扬民主,提高自己的倾听意识,从拥有绝对话语权的权威者转变为与学生平等的会倾听的学习伙伴,以营造良好的氛围。

另外,沙龙需要教师身体力行,用自己切实的行为向同学们展示倾听所需要具备的注意力、理解力、判断力、概括力和记忆力等。教师在沙龙中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准确理解学生所思所想,做好倾听的榜样。而学生在沙龙进行过程中,也要努力去倾听,一方面是理解思考并判断发言者的观点思路,以保证沟通得以有效地持续下去;另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准确理解发言者的观点,避免因自己倾听的失误或疏漏而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当所有人都努力倾听时,整个沙龙会形成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及一种和谐尊重的气氛,这种气氛能促进沙龙的教育效果得到最大化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