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间的协同效应
沙龙是一个平等、自由、开放的所在,理论意义上任何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加入到沙龙中来,在沙龙中没有身份地位的限制,也没有行业学科的局限,只要拥有一颗学习的心就可以。因此沙龙中存在着拥有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们,他们在自己所学的学科上不免要比其他人更精专、更敏感,考虑问题时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角度等也都与其学科背景有着密切的、自然而然的联系。当这样一群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们聚集在一起时,沙龙所带来的多学科间的协同效应便开始绽放出它的迷人光彩。
在沙龙中,人们总是就一个或几个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当不同学科的人聚在一起就同一话题进行探讨时,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所看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和见解都是独特的,都或多或少映射着自己的学科背景。
例如,就高校扩招话题的讨论,经济学家也许看到的是扩招带来的社会经济增长,教育学家也许看到的是由于规模增长带来的的教育质量的变化,政治学家也许看到的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变化,历史学家也许结合古今中外的历史去评判这一现象……聚在沙龙中的人们通过倾听他人的观点无形中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增长了见识并汲取了不同的思维方法,了解了同一问题的方方面面,接触并思考了很多自己未曾思考的“盲区”,促进了学科间的相互理解,也有可能从中获得突破性的启发等。这些远远超过固守个人所学学科去思考问题的收获,这也正是沙龙带来的多学科之间的协同效应。
英国科学家贝弗里奇提到:“有的时候,决定一项研究的基本思想是来自应用或移植其他领域里发现的新原理或新技术,这也许是科学研究中最有效、最简便的方法,也是应用研究中运用最多的方法。”[5]美国高等教育研究的著名学者伯顿·克拉克也认为:“没有一种研究方法能揭示一切。宽阔的论述必须是多学科的。”[6]
多学科之间相互协作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沙龙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可以供不同学科的人聚在一起互相交流讨论,互相吸收借鉴、取长补短。在沙龙中,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言和讨论,没有高低贵贱也没有绝对的是非对错,这里为多学科之间的相互吸收借鉴提供了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环境,多学科在这样的环境下相互交融,使得问题的探讨产出最为丰硕的果实,使得沙龙参与者获得丰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