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人际氛围
一定程度上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是沙龙化教育得以坚持的前提,也是沙龙化教育的结果。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实施沙龙化教育,沙龙化教育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因为沙龙的开展需要师生之间真诚的交往互动,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切磋讨论、交流借鉴,进而才能实现沙龙的教育意蕴,才能够使沙龙得以持续,且不流于形式。
和谐带来心理安全感。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师生之间,尤其是研究生们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及自由感。在这一前提下,师生之间才能够畅所欲言,才能够进行深度对话,才能使得师生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和体谅,互相学习,教学相长。所以,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沙龙的顺利实施。师生之间偶尔的互动不足以形成稳固的沙龙化师生关系,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以及生活过程中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够使得师生间这种平等、自由、关爱、尊重、宽容的关系得以内化,形成一种习惯和自然,成为二者之间交往的常态。
在沙龙化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同学生之间不仅仅是师生的关系,更像是朋友关系,彼此尊重、互相宽容、接纳并关怀对方。
沙龙化师生关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形成,它是师生长期的共同努力、相互激发的结果。
(一)对教师的要求
(1)热爱教育,追求学术。教师要对教育有热爱、对学术有追求,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真理,并认同沙龙这种教育方式。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对于物理学有着无限追求和热爱的人,他说:“一个人要是单凭自己来进行思考,而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末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他所想的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一定是单调无味的。”[3]
(2)以平易心关爱学生。教师要树立平等看待学生的意识,将学生视为发展中的人,具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具有主体性的人,充分尊重学生并且宽容接纳学生的不足和不同意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心态平和,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来与学生们相处。
(3)耐心。教师要有耐心,在与学生进行讨论时,即使学生有明显不足,也应该以充分的耐心与学生进行探讨,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使学生获得进步。
(4)虚心。教师也需要本着虚心的态度,接受学生的建议,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学相长,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二)对学生的要求
(1)主体意识。学生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不再一味盲从教师,而是意识到自己是独立的、具有主体性的人。
(2)自信心。学生需要意识到真理是不断发展的,要敢于与老师交流互动,勇于向老师质疑问难,善于与老师讨论切磋等。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还包括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是一种教师的教育情怀与学生的教育追求之间的共激。就像怀特海所表述的,大学之所以存在,不仅因为其传授给学生知识,也不仅因为其给教师提供研究机会,而是其在“富于想象”地探讨学问中把年轻人和老一辈人联合起来,由积极的想象所产生的激动气氛转化为知识,在这种气氛中,一件事实就不再是一件事实,而被赋予了不可言状的潜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