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结合,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一)民办高校产学研用结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通过梳理近年来高校影视艺术实践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探索之路,我们发现了一些矛盾。
第一,项目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矛盾。项目化教学是产学研用实践中常采用的一种模式,笔者所在的高校较早尝试该模式,曾经在相关课程中组织师生与四川电视台合作举办“成语故事会”“闻香识女人”和“幸福在哪里”等栏目,得到了电视台的充分肯定和欢迎。这些活动均是由系部的行政部署、集全系的力量推动的,其主要特点是大规模、集团式、突击性。然而,几期节目之后,其矛盾和弊端日益显现:
众所周知,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很重,不可能把精力无限制地放到项目化教学中去;学生的学习任务很重,项目化教学中的实践无法与其他课程实现学分互认;对师生的考核及激励措施缺失。对教师仅仅从课堂教学方面提出要求,没有科研及其他考核,造成在项目化教学的推动过程中对教师没有约束,使教师缺乏兴趣;对学生也仅仅从课堂纪律和考试、考核上提出了简单的要求,没有制定严格的校内外实践考核标准,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政策,因此学生也同样缺乏兴趣。
由此可见,在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周期长和播出时限强的项目很难实现,只能局限于较小和周期短的项目。
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产学研用实践中双双面临挑战。传统的学科体系中采取“三段式”的教学模式,即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传统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理论学习为中心,课堂上以教材为中心,老师的教学实施以大纲为中心,学生的素质构成以专业理论为中心,理论教学占全部教学的比重较高。而在产学研用的实践过程中,这两种模式都遭受到了挑战。
(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实现内涵式发展构想
1.民办高校以校园为主体,成立“产学研用产业联盟”
2010年6月9日,中国数字媒体产学研联盟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宣告成立,这一事件不但对中国数字媒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标志着我国的专业人才培养战略收到了实质性效果。据了解,该联盟有八个核心成员,包括北京市高教学会动漫游教育研究分会、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京师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联想、英伟达、汉王科技以及国外两个公司。该联盟成立之后,将承担起加速中国数字媒体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推动产业建设与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
在此之前,由文化部文化科技司、中国文化传媒集团的指导,联合全国艺术院校成立了“全国艺术院校产学研联盟”。
基于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建议民办高校聚集资源,成立“产学研用产业联盟”;第二,创造条件,积极加入到“全国艺术院校产学研联盟”中去。
2.民办高校以地方行业系统为依托,成立“产学研用联盟”
2011年4月12日,中国传媒大学、江苏省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苏州汉辰科技公司在苏州隆重举行“中传·苏州广电三网融合产业战略合作联盟”签约仪式。三方战略合作对信息传播领域内“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创新模式的探索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于以上情况,民办高校完全可以与省内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成立“文化产业产学研用联盟”,整合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