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育现状
进入21世纪以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开始引起我国学界的关注。2003年,北京广播学院科学艺术系在国内首创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下设数字影视制作和网络多媒体两个专业方向,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正式登上中国的舞台,这标志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高等教育在中国的真正产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与此同时,其他部分院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福州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也纷纷利用自身优势,以“人文、艺术、技术”等不同背景为依托,建立了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专业。教育部2008年公布的742所本科院校中有196所开设了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其中一类本科75所,二类本科100所,三类本科21所,其中有56所属于国家“211”重点院校,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等,可见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不仅受到学界重视,更是受到各类本科院校的青睐。
由于“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顺应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概念,因此,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对“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解可谓五花八门,对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的认知也不尽相同。虽然各方争执不断,但经过总结发现,目前学界和教育界较为认可以下五大类的专业划分:
(1)数字影视特技类,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数字广告制作等专业划分;
(2)网络媒体艺术类,如网页设计、网络多媒体艺术等专业;
(3)游戏设计类,如游戏设计、互动娱乐等专业;
(4)数字媒体技术类,如虚拟现实等专业;
(5)视觉传达及数字艺术设计类,如视觉传达、电脑美术设计等专业。
根据综合调研的结果以及对数字媒体艺术类专业的研究,笔者认为,虽然以上的专业归纳方式几乎囊括了数字媒体艺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所有专业,看似非常全面,但这种如捕鱼撒大网般的专业界定却也显得范围过大,一方面,掩盖了“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独特属性,另一方面,也不适应我系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