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十大关系”

浅论影视艺术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十大关系”

陈祖继 刘彤

四川传媒学院电影电视学院

影视艺术教育是当今中国高等艺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新时期中国高校本科教育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个侧面和缩影。

中国最早实施电影专业教育的是北京电影学院,它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中央电影局表演艺术研究所,1956年更名为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最早实施电视专业教育的是中国传媒大学,原名为北京广播学院,创建于1954年,前身为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更名为北京广播学院。自此之后,影视艺术专业迅速扩容,创办影视专业的院校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从重点综合性大学到一般普通院校,从影视专业性院校到大多数院校,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遍地开花。截至2009年,中国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1],开设影视相关专业的院校在2008年统计已达810所[2],占总数的76%。除去广义的包括新闻学、广电新闻学、广告学等,开设狭义的影视专业的院校仍占到33%。

从1956年2月起,毛泽东用一个半月时间听取了中央34个经济部门的工作汇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笔者认为,《论十大关系》体现了毛泽东对矛盾观点的深刻认识与把握。正如他所指出的,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十大关系”从本质上讲就是“十大矛盾”。影视艺术教育亦是如此,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需处理许多关系,解决诸多矛盾。本文以四川传媒学院编导与戏剧影视文学系(该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于2010年被四川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影视艺术类专业的教学实践为依托,结合和学习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粗略地总结出影视艺术教育的“十大关系”,并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