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
(一)我们要对同学们进行大量的“错位练习”
“50后导演+60后编剧+70后演员=80后的生活”,这是网友对《奋斗》的点评。这个奇怪的方程式却是十分常见的,《蜗居》的编剧六六是纯粹的70后,这些并非由80后编剧参与的电视剧以一种张扬的姿态解读着80后的生活状态,赢得万人空巷的效果。
错位的是,不少大制作以及历史题材却纷纷起用了80后编剧担纲或加盟:新《红楼梦》起用了以顾小白为首的80后编剧群,新版《水浒》吸收了80后编剧进组,新开拍的电视版《投名状》找到80后编剧马广源,电影《叶问》则由黄百鸣的儿子、80后的黄子桓担任编剧。
种种事实表明,现实工作环境中,往往要求编剧构思、创作出超越自己生活、超越自己经历的故事,我们的学生如何才能适应这种需要?我个人认为:必须在我们今后的编剧类课程中进行“错位练习”与“错位思考”,不断引导同学们对不同情感、不同人文、不同社会背景的人和物进行“错位感受”!
(二)我们要逐渐转向培养“动画编剧”人才
中国动漫走得比较艰辛,但是也算颇有成效,很多人在去年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看到了“中国奇迹”,而我更多的是在其中看到我们同学们未来的出路!我一直在思索是否可以在我们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中加入“动漫编剧”的培养内容,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直到今年我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申办成功,让我豁然开朗,我认为:将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内容部分嫁接到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将可以极大地扩展同学们的就业途径!
中国动漫的中期和后期制作水平与外国一些著名动漫公司不相上下,但是中国动漫缺少编剧和导演。在中国,优秀的原创动漫剧本成为稀缺物,我们拥有很高水平的制作团队却难为无米之炊!动漫剧本是一粒种子,没有种子,中国的动漫大树不可能长高长大;动漫剧本是一粒种子,没有种子,中国的动漫产业仅仅是个梦想!
我在此预言:未来中国动漫业将更加重视对新一代编剧人员的挖掘和培养,给予现在一些优秀动漫编剧良好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对优秀的原创剧本予以资金和技术支持,未来动漫编剧专业人才将越来越金贵,未来的动漫编剧行业是同学们的必争之地!
(三)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能力
电影《五朵金花》曾创纪录地先后在35个国家上映,将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三月街、蝴蝶泉等奇山丽水、民族风情传遍世界;《英雄》推上银幕时,九寨特有的“天堂水”让多少人心驰神往;电影《少林寺》蜚声国内外后,使少林寺所在地河南登封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贫困小县变为一方旅游胜地。影视为旅游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招巧借外力、借船出海的营销手段,确实值得所有在座的青年朋友们认真分析、学习和借鉴!
去年,甘肃省敦煌、张掖、冶力关等景区迎来了张艺谋、张纪中等一批著名导演、制片人和编剧,这些影视剧的播出极大地带热了全省旅游经济的发展。张艺谋《三枪拍案惊奇》的镜头中出现的七彩丹霞地貌、古旧的麻子面馆确实眩花了全国观众的眼睛。无数的观众都在追问:这片神奇的土地究竟位于何处?这时,甘肃张掖丹霞地貌景区火了。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它们火了?无疑是影视剧,是编剧!
甘肃省冶力关作为张纪中《西游记》的第一站剧中“车迟国”戏份拍摄。拍摄期间恰逢国庆长假,许多游客慕名前去看风景的时候,更多的是怀着好奇的心去看望正在拍戏的明星们,在此期间的客流量超过了预期水平。我们不禁还要问:是什么让它们火了?无疑还是影视剧,还是编剧!
2010年伊始,各地均掀起“名人故里之争”:河北临城、正定争夺赵云故里;山东省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的黄山市两省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四川江油、湖北安陆、甘肃天水争夺李白仙乡……近日,值得关注的“二乔故里”之争,烽烟又起,除了义乌,已扩至五省七地。各地政府普遍看好旅游产业对于整个地方经济的带动作用,未来的影视剧在其中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用四个字来概括:前景可观!未来的编剧将在其中发挥怎样的作用?也用四个字来概括:不可限量!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宽广,未来的影视剧市场充满希望,只有让年轻的学子们在校认真学好专业、打好基础,不断地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各种类型的影视创作,方是成功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