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智库建设的大数据路径
(一)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教育智库的科技含量和运行效率
一方面,高校智库在全国智库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月22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起,并已评选近十年的《全球智库报告》在全球55个城市同时发布,在入选“全球顶级智库前150位”的7家中国智库中,高校智库就占了两家。在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正式出版的《2014年中国智库报告》中,排出的综合影响力前30名里高校智库占8位。
另一方面,全球化的背景孕育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高校智库信息模型的建设带来了挑战。“大数据”的核心技术大致包含“流处理、并行性、摘要索引和可视化”四个方面,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其核心技术可以大大提升高校教育智库建设的科技含量。例如,大数据能够实现对于移动数据的高效计算,而传统的数据库技术并不适合数据流处理;大数据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并行处理分布式数据,而传统的数据库局限于一些局部数据的处理;大数据在索引信息上具有很强的优势;而大数据最大的优势在于可视化,其中探索性可视化描述工具可以帮助决策者和分析者挖掘不同数据之间的联系,叙事可视化工具则可以被设计成以独特的方式探索并演示数据。
(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教育智库由“应急导向”向“前瞻导向”转变
当前我国教育智库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急性较强而前瞻性不足,即习惯于应政府部门之急,但缺乏服务的前瞻意识。美国复杂网络界权威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认为,人类行为93%是可以预测的,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他的研究以人类生活数字化的大数据时代为基础,并在《爆发》一书里,揭开人类行为背后隐藏的模式“爆发”,提出人类日常行为模式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爆炸性”的。历史不会重演,却自有其规律,如果能洞悉大数据中的规律,未来就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教育领域当前所面临的综合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任务,教育智库只有充分运用大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把握现实全局和发展趋势,更加注重前瞻性研究,最终才能将教育领域的改革引向深入。因此,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智库信息模型,面对具体的教育问题,展开维度化、层次化分析,揭示问题本质和事件真相,从经验中估测未来走向,明确总体思路和解决工具,为高校工作效率的提高开创了最为便捷科学的道路。
(三)大数据为教育智库提供新型传播平台
首先,大数据时代为建设新型教育智库提供了崭新的传播环境。大数据技术一方面为智库的产品传播提供宽带网络、移动互联网等高速的社会化传播环境,另一方面又丰富了智库产品的传播形态,智库产品可以通过文字、图片、声像、光电等传播智库研究内容。其次,大数据时代提升了教育智库的新型传播效果。大数据时代新型智库利用数据标准对数据资源予以整合,形成智库数据信息体系,围绕着智库的传播目标提供智库产品咨询服务,其传播效果比传统智库更具有精确性和针对性。最后,大数据时代提升了教育智库的新型传播方式。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融合发布即时的、互动的、立体式的智库研究成果,使传统智库从纸质媒介传播方式走向数字化传播模式,从固定化传播方式转向移动智能化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