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构思
笔者认为,对我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界定应该以我系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色出发。
(一)培养目标定位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校开设的数字媒体专业的学科平台是不一样的,如浙江大学是全国重点院校,其数字媒体专业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旗下,并有国家重点图形图像实验室作为技术支撑,它的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人文艺术素养、具备管理素质和领导才能,能适应二十一世纪数字媒体技术发展需要,从事数字媒体的开发、制作与设计以及其他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将学习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的基本理论及专业知识,接受数字媒体的软件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的基本训练,将具有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研究与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具备较强的新媒体艺术创作能力。本专业在高年级的专业选修课中将设置数字媒体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两个方向模块课程,两个方向修读同样的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在选修课上则各有侧重。”
浙江传媒学院是一所传媒类院校,以影视艺术学科为主,2004年升为本科院校后,形成以文、工、管为主的传媒类院校。其数字媒体技术专业设在动画学院旗下,形成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三个本科专业相融合的格局,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艺术创意能力,能从事数字媒体的技术开发与艺术设计、制作,以及其他在计算机、媒体、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毕业生可去影视、数字娱乐、出版、图书、新闻等文化媒体行业,以及国家机关、高等院校、电视台等单位。本专业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兴趣,手机游戏将作为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江苏有一所三本高校,其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为各大门户网站、网络公司、电视台或电台网站、广告制作公司、电子音像出版社、多媒体软件开发与制作公司、电脑视音频娱乐产品开发与制作公司、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开发与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有较高的综合艺术素养,掌握必备的网络多媒体技术和编程技术,能进行网站整体形象设计与策划、网络动画、网络广告、网络视音频艺术设计与制作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
表1 国内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综合素质)比较
续表
续表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各个高校在制定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时,都比较重视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与培养。
表2 国内高校以数字媒体为专业命名的培养目标中关于专业技能内容的分析
上表中分析的对象是以数字媒体为专业命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技能层面上的要求。从上面的内容分析可以看出,数字媒体、理论知识、设计能力、作品制作这四个关键词被统计的次数最多,两个12次,两个10次。这说明,以数字媒体为专业命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技能方面,普遍注重数字媒体的基础理论知识、数字媒体的设计能力与数字媒体作品制作技能的培养。
表3 国内高校数字媒体专业培养目标中关于就业定位的内容分析
续表
续表
续表
虽然各个学校的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从这些学校的数字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要素: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培养目标在综合素质方面可以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具有开拓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及国际化视野的人才。
(2)以数字媒体为专业命名的培养目标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系统掌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影视、游戏动画的设计、制作和编导能力。
综上所述,在社会需求和各学校的数字媒体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笔者建议我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
本专业围绕新世纪对动画、计算机游戏、影视技术、数码视觉设计等数字媒体技术和艺术产业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创新能力、数字媒体作品设计及制作管理能力为核心,通过与企业、公司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精湛、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学生掌握数字媒体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前沿技术,毕业生适合到媒体机构、文化传播机构、影视制作公司、游戏软件公司、动漫设计与制作公司、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大型企事业等相关行业,从事动画制作设计与开发、游戏软件设计与开发、影视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开发制作、技术支持、生产管理和技术研发创新等工作。
培养要求:(1)具备深厚的数字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专门技术技能;(2)受到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科学研究与系统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掌握数字媒体核心技术,具有数字媒体作品的设计和创作能力;(3)具有面向网络的、数字媒体产品制作的综合知识和技能;(4)具有更新知识、终生学习的理念和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5)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协作精神。
(二)专业课程设置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影响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完成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数字媒体人才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加深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认识。
因此,笔者认为,专业课程一定要以培养目标和我院(准确说是以我系)的特色来确定和设置。数字媒体艺术是技术和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根据这一特色和我系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我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课程应涉及技术、艺术、人文学科、广播电视编导等课程。
(三)教学建议
1.加强实验和实践课程的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构建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例:
数字媒体实验室创建于2006年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成立之际,是适应国内新媒体文化发展、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科整合、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发展的,辅助于教学、专攻于科研的产学研配套实验室。
实验室致力于网络媒体艺术创作、电子出版物创作、交互界面艺术创作、互动装置艺术创作的科研项目研发,并先后与南京江苏网、南京龙虎网、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出版社、江苏电子音像出版社、江苏电视台官方网站、江苏科技馆等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目前实验室有指导老师5人,拥有PC计算机10台、苹果计算机45台、网络服务器1台、流媒体服务器1台、交换机2台、MICROTEK ScanMaker S700扫描仪1台、HP Deskjet1280彩色打印机1台、HP LancerJet1300激光打印机1台、Nikon D300照相机1台、SONY 1000C摄像机1台,这些设备全部由老师与学生共享,用于实验课程与科研创作。
在短短的3年内,实验室先后完成了江苏省油画雕塑院“南京艺术网”设计与制作、南京室内设计协会网站设计与制作、江苏省政府门户网站设计、南京法语联盟网站设计与制作、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网站设计与制作等项目。另外,作品汽车网站获04中国数码艺术设计奖技术应用奖,数码奥运网站获05中国之星多媒体作品最佳设计奖、06华东大奖多媒体作品银奖,多媒体作品“闺韵”获得2008年中国之星多媒体作品优秀设计奖、2009年中国学院奖新媒体艺术数字出版作品三等奖,“望花筒”互动装置获中国学院奖新媒体艺术作品二等奖,“个性化点餐系统”互动装置获2009年中国学院奖新媒体艺术装置作品三等奖,“吹出的季节”互动装置获得2009年中国学院奖新媒体艺术装置作品三等奖。
实验室秉承数字媒体艺术系成立前原“多媒体与网页设计工作室”(1999年建立)的教学、科研传统,将数字技术作为科研的平台依托,运用最新的软件手段,结合创意优势,将产学研有效地结合起来。实验室的宗旨是“以艺术观念为主导,以数字科技为媒介,求新、求真、求实”。
2.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可以聘请企业人员作为外聘教师进行教学。
3.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性和传承性的结合
数字媒体需要创造性教学,但不可忽略传统性的内容,特别是我系的主打专业——广播电视编导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