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二、影视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当今时代被称为“读图时代”“影像狂欢的时代”,当代青年学生在多媒体的氛围中成长,对文学经典的阅读越来越少。这种时代趋势,对教学对象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主动地去引导学生,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学生,固执于以往的教学理念。

(一)影像作品的介入

即便是在文学专业的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中,影像作品介入的方式也逐渐地成为一种主要的方式。如孙晓文在《论高校文学课程的影视教学》中就已将影视教学作为文学课程的重要手段。影像作品的介入一方面可以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帮助没有阅读文本的学生了解故事大致的情节,已经阅读文本的学生温习故事,并发现区别。这样在讲解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较容易形成有效互动。当然,影视作品的介入也必然带来一些负面的问题。例如,不是所有的文学经典都有影像资料,影像资料相对匮乏;影像作品对原作的忠实度不一或者观点有着学派的局限性;盲目使用影像作品介入的方式不但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时还会造成手段与目标脱节。

因此,对于影像作品的选择以及出现的时间与进程都应符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之成为一种合理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二)文本细读与经典还原

毋庸置疑,影视专业里的文学课程的教学应该为本专业的学习服务。需要强调的是,作为影视类专业文学课程,其教学内容应该是文学。但是学生的阅读量是一个致命的瓶颈。影像作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另外一种艺术方式的创造,因此,教学过程中只能被当作还原文学经典的最初途径。本课程的教学最终应回归到文学上来,因此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方式引起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并引导学生鉴赏其韵味。进行文本细读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细读”一词,源于流行于20世纪30至60年代的文学批评流派——美国新批评。按照新批评的观点,作者在完成文本的创作后,对文本便不再拥有控制权,文本是一个封闭的内在结构。文本结构的意义需要读者的阅读来体现,读者必须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寻找暗示从而谋求理解文本。所谓“细读”,其实就是对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研读和评论。新批评学派主张认真、审慎、仔细地研读原文,从词、词组、词义及其关系中把握和解释原文及意义。新批评学派作为一个文艺理论批评学派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但从这一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待细读理论与文学教育,颇有启迪作用。

在过去的教学活动中,以一言堂、满堂灌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的作用并没有得到体现,积极能动性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文本片段的细读,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教学活动搭建了一个有效的中介,使学生不再觉得教师的讲解是一种空洞与虚无的知识的灌输。例如,在讲解余华前期作品残酷叙事的语言风格时,再多的理论阐述,还不如选择一个经典片段(如《现实一种》中皮皮无意识殴打堂弟的片段,或者医生们解剖山岗尸体的片段)与学生在课堂上共同阅读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深刻,这会引起学生主动地、积极地思考。在影视作品不忠实于原作的时候,这种方式也是一种与影像对比阅读的极好的方式。

相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影像作品的介入还是文本细读的方式,都存在着相同教学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减少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教师精心备课、仔细设计;另一方面,在具体讲授时,教师应将讲述、影像作品的使用或文本片段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冗余信息。与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相比,使用这种方式完成的教学内容势必减少,但是,与其追求信息量的大与空,不如追求质量与精华。并且,教师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也会为学生所习得,会使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寻找到有利的方式。

(三)互动课堂的构建

现代的教育应该构建以教学信息为中介,教师、学生双向互动的课堂模式。关于互动课堂的建立,有以下三种模式的探索。

1.课堂交流法

在此方法中,教师要立足于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力求能让学生发表多元化的理解,形成思想的交锋,达到讨论交流的目的。在讨论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思维的训练,并对进程予以适当控制;讨论之后应由教师或同学总结。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

2.课题研究与展示法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课程教学之初,可以将一部分教学内容以课题的方式交由学生自由组建的小组自主完成,并在规定时间内以PPT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文学中包含的作家、作品甚多,这样的方式既有利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又有利于课堂内容的深化与拓展。课题既可以是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提出,也可以由学生自主提出,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方式要求老师在学生展示之前充分了解学生课题研究的动态。因为文学是一个烟波浩渺的海洋,任何人对文学的了解都不可能是全面的,尤其对于当代文学这样不断发展、极具开放性的课程,因此,教师对学生研究动态的了解,既方便对学生的指导,也能促进新的知识与领域进入教师的知识视野,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作业布置与专业紧密结合法

影视专业文学课程作业的布置可以尝试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的方式来进行。例如,既可以让学生对课程范围内的作品片段进行影视改编,也可以以一个作家、一种文艺现象为内容做各种类型的节目策划或作品拍摄。这样既巩固了学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也增强了学生搜集资料、安排资料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提升了学生完成各类影视作业的内在的文学性。当然,这种方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对影视策划、制作与文学领域都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才能达到指导学生、提升学生的目的。此种方式还可以与考核方式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