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上升到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高度,达到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的互动、专业课程与资源共享的统一

三、要上升到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高度,达到专业课程与教材建设的互动、专业课程与资源共享的统一

教育部、财政部2011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为“质量工程”),将教材建设列为重要内容。要求启动“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积极做好高质量教材的推广和新教材选用工作。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要求,确定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

《光明日报》发文《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中指出:“不管高校是什么类型,处在什么层次,对高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衡量,不是比规模、比大楼、比论文,更重要的是比内涵、比特色、比贡献。”并进一步对未来的高教评估提出“四个度”的标准,即: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领导精力、师资力量、经费安排、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和国际合作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贡献度”;以及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政府和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因此,高校教材编写出版是高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校教材的质量关乎高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对教材的编写中,要紧扣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精神,要把出版高质量的教材作为总体目标,顺应教育的规律和出版的规律,一方面锐意改革,主动服务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另一方面打造精品,不以“短、平、快”式的产品开发追求眼前利益,而是着眼于高校教材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加强实践与理论的融合,建设一套既能满足本科高年级教育教学需求,也能满足研究生基础教学需要的经典教材,以精品教材推动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玉波.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几个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9).

[2]王振军.文学教材:如何编写与怎样教学——关于传媒艺术院校文学教学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3(22).

[3]冯中山.新世纪教材编写四原则[J].成才,1999(3).

[4]周兴杰,何文辉.传媒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改进策略[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