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 河鲜食材
河鲜泛指江河湖泊、堰塘水库野生或人工饲养的淡水鱼、虾、蟹及两栖动物甲鱼、牛蛙等。这些食材肉质细嫩、清鲜味美,是烹制火锅的上好食材。这里着重介绍重庆火锅中常用的品种。
烫煮火锅的鱼分为有鳞鱼和无鳞鱼两大类。有鳞鱼包括鲫鱼、乌鱼、草鱼、鲤鱼、鳙鱼(花鲢)、白鲢鱼、水密子、岩鲤、鳜鱼、罗非鱼(非洲鲫鱼)等;无鳞鱼包括黄腊丁、鳝鱼、泥鳅、鲶鱼、江团等。无论何种鱼都以鱼鳃鲜红、鱼体光洁发亮、肉有弹性、无黏液、肛门紧闭为好。
无鳞鱼中的江团、鲶鱼、河鳗的加工方法一般都是去鳃、剖腹取内脏,然后用75~85 ℃的热水浸烫1~2分钟,用刮洗法去掉鱼身上的黏液和附着的泥沙。再次清洗干净后,改刀成4~8厘米的条或块即可成为火锅食材。这些无鳞鱼肉质细密柔嫩、刺少、味腴而鲜美,是江河中的上等名贵鱼类。
11)鳝鱼
鳝鱼又称为黄鳝、长鱼等,夏季肉质最佳。身体呈蛇形,最长可达50厘米,黄褐色,具暗色斑点,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低平,与尾鳍相连,头大,口大,眼小。肉厚刺少,鲜味独特。因为死后的黄鳝体内含较多的组胺而具有毒性,所以不宜食用。
鳝鱼的加工方法:找一块长木板,用铁钉在其一端钉穿,钉尖朝上放置。将其击昏,把头摁牢在钉尖上,用小刀将鳝鱼头与背连接处一直往下剖开,剔去骨及内脏,剁去头、尾,将鱼身剁成长6~9厘米的段即可。烫制前可用少许的食盐拌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除去附着的血丝。
22)泥鳅
泥鳅又称鳗尾泥鳅,鱼纲鳅科动物,5—6月为最佳食用期。身体呈亚圆筒形,长可达十余厘米,黄褐色,具不规则黑色斑点,尾鳍呈圆形,口小,有须五对,鳞细小且埋于皮下,肉质细嫩、刺少、味鲜美。加工前将泥鳅放入清水盆中,加少许菜籽油,喂养1~2天后,多次换水,让其体内的污泥腥味排尽,捞起用剪刀剪去头,剖腹去内脏(注意剖腹时不要弄破苦胆)。然后将剖杀的鱼鳅略为冲洗,沥去血丝余水即可。也可像鳝鱼的杀法一样做成泥鳅片。
33)河鳗
河鳗又称青鳝、白鳝等,肉质细嫩、味极鲜美,且肥腴滋润,既是滋补身体的佳品,又是火锅食材中的名贵鱼种。河鳗体多黏液,捉时很滑手,因此宰杀时最好手持一布帕攥住河鳗,猛向地上摔打头部,使其昏死后去鳃、剖腹去掉内脏,也可用刀在鳗鱼肛门正中开一横刀,割断鱼肠,再用竹筷子或铁丝从河鳗鳃部插入绞出鱼腹中的肠、肝内脏,并用85 ℃的热水淋烫鱼身,刮去多余的黏液黑膜,再用刀切成2厘米的节即可。如果要烹制以河鳗为主的滋补名贵火锅,则需要在鳗鱼背上切成1.5厘米的“算盘子”,即脊骨切断但腹部相连的环形节。
4)黄腊丁
黄腊丁又称黄鳍鱼、嘎鱼、黄骨鱼等,身体延长,前部平扁,后部侧扁,长十余厘米;青黄色,大多具不规则褐色斑纹;背鳍和胸鳍各具一硬刺,脂鳍低平,尾鳍分叉;口宽,下位,具四对须;无鳞,是重庆火锅的传统食材之一。黄腊丁肉质细腻滑嫩,刺少,脂肪含量高,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其中钙、磷含量居江河鱼类之冠,常吃能益体强身。它的加工方法较简单,只需剖腹去内脏后,以食用竹筷从嘴至尾穿起即可入锅烫食。
有鳞鱼类的加工要先刮去鳞片、挖去鱼鳃、剖腹取下水,清洗时要把鱼腹内壁上那层黑色的薄膜刮洗干净;改刀时应顺着鱼刺下刀切成条、块及片,这样便于烫食者进食吐掉鱼刺。
55)铜鱼
重庆地处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江中出产一种鱼,名为“水密子”,民间俗称“水鼻子”,以其嘴形分为尖头水密子和圆口水密子两种。其梭子状的鱼身前段浑圆,鱼腹后扁平,一身密实的细鳞光滑淡黄,泛着一层金属的光泽,因而学名叫铜鱼。水密子的肉质细嫩而肥美,它是有鳞鱼中唯一加工时不能刮去鱼鳞的鱼,因为这种鱼的鳞一经烹制加热后,就会变得又软又糯,既营养又非常好吃。所以,水密子这种鱼无须去鳞,加工时只需去鳃、剖腹去下水,清洗干净后即可。
66)鳜鱼
鳜鱼又称季花鱼、花鲫鱼、淡水老鼠斑等,为名贵淡水食用鱼类之一,2—3月最为肥美。身体侧扁,背部隆起,长可达60厘米,青黄色,具不规则黑色斑块;背鳍一个,硬刺发达;口大,下颌突出;鳞细小,圆形。近缘种大眼鳜眼睛较大,背部较低。肉质紧实细嫩,刺少,滋味鲜美。加工时先用刀背或木槌将鱼击昏,剖腹去下水、去鳃再剪去背鳍后冲洗干净,改成块或条入锅烫煮即可。鳜鱼有细小的鳞甲,鱼皮较厚实,但经烹制煮至熟,其皮软糯入味,异常可口。
77)鲫鱼
鲫鱼又称鲫瓜子、刀子鱼等,为我国重要的食用鱼类之一,以2—4月、8—12月肉质最为肥美。身体侧扁,青黑色或红色,背鳍和臀鳍具硬刺,最后一刺的后缘具锯齿,口部无须。鲫鱼的品种很多,常分为银鲫(质量较好,味鲜而肥嫩)、黑鲫(质量较次,稍有土腥味)两大品系。肉质细嫩,味鲜美,但刺较多。
鲫鱼是火锅食材中质味皆佳的上乘食材,烫食鲫鱼都是以鲜活者、长度在10厘米左右的为佳。鲫鱼购回后,先用清水喂养,食用时,快速去鳞、去鳃,剖腹去下水、冲洗干净;然后,用一竹筷从鱼嘴穿至尾部,再将鲫鱼放入汤汁中烫食。注意烫时手不要离筷,因活鱼突然受热挣扎会将汤汁溅起,因此入烫时要连鱼带筷一齐放入锅,用手稳住竹筷,使鱼不能跳动,待鱼死后方能松手。食鱼时需连筷带鱼一齐出锅,注意锅中必须一鱼一筷,防止鱼在锅中煮烂掉刺。
88)鳙鱼
鳙鱼又称胖头鱼、鳙头鲢、大头鱼、花鲢鱼等。鳙鱼鳞细而密,肉质细嫩,但小刺较多,味鲜美。它的鱼头大,异常肥腴、鲜嫩、美味。加工时将花鲢鱼头去鳞、鳃、下水,清洗干净,从中对剖,剁成大块可做鱼头火锅,与牛蛙搭配可做美蛙鱼头火锅等,别有风味。
9)鲤鱼、岩鲤、白鲢、青鲅、鲈鱼等
以上这些鱼都是有鳞鱼,在选择时应选鱼鳞完整有光泽、鳃鲜红、有弹性、无黏液、光洁的为佳。加工的程序:先刮去鳞片,挖去鱼鳃,剖腹取下水,清洗干净,改刀成条、块或片均可。
1100)甲鱼
甲鱼学名鳖,又称水鱼、脚鱼、团鱼等,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名贵水产品。甲鱼背腹甲由结缔组织相连形成厚实的裙边,腹部乳白色,趾间具蹼,能爬行游泳。成年甲鱼体长20厘米左右、宽10厘米左右,较大者可达到长24厘米、宽16厘米。栖息于江河、湖泊、池塘、水库等中,以六、七月食用最肥美。其肉质细嫩,味厚鲜美,尤以裙边富含胶质、色泽玉白、软嫩滑爽、适口性强而为最佳食用部位。
鳖的营养价值较高,并有较强的食疗滋补价值。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具有滋阴凉血、平肝熄风等功效,民间常用作滋补食品。另外,鳖肉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对高血压、冠心病有一定的食疗价值。鳖甲为一味药材,有滋阴清热、软坚散结的功效。
烹制鳖时必须注意,自然死亡的甲鱼不能食用。因为甲鱼死后,不仅极易腐败变质,而且肉中大量的组胺酸被分解后会产生有毒的组胺,食用后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另外,甲鱼的血液中可能有着对人体有害的寄生虫,也不宜生饮。
加工方法:将活甲鱼翻身,切去头部,或用脚踏着甲鱼背部,待其头伸出时,即用刀剁去,让血流尽,再放入沸水锅中汆3~5分钟立即捞出放入冷水中。取出用小刀刮去裙边上的粗皮,掏去下水,斩去足爪,洗净待用。
甲鱼是名贵滋补火锅的主料,以烹制清汤为主。
1111)牛蛙
牛蛙又称为喧蛙、食用蛙,生活于池沼、水田等处。雌蛙背面褐色,有黑色斑点,腹面白色,咽喉部有淡褐色斑点。雄蛙背面深绿色,有淡黑色斑点,腹面白色,咽喉部黄色。牛蛙以个大体肥、精蹦善跳为好。加工时将牛蛙敲昏按住,在颈部横抹一刀破皮后顺势反剐把蛙皮褪下,然后剖腹去下水,剁去头及脚上的蹼,用清水冲洗干净,将牛蛙前肢及后肢剁成大块即成。牛蛙肢肌十分发达,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少,质嫩味香,肉色洁白,细嫩鲜美,是煮烫火锅的极佳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