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线观察8号 “唯有了解学生,才会大胆变更教学进度计划”——朱彬钰老师的社会统计学教学
作为一个独立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要不折不扣地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这需要教师始终清醒、严格地执行教学计划。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强调教学进度计划的严格执行是有必要的。但是,计划毕竟是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尊重现实状态,面对实际问题,有需要更改的就必须更改。在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最优先的和重要的莫过于教学质量的坚守,不能为了抓进度或者赶进度而忽视或者无视教学质量,放弃了教育的根本。所以在教学进度计划与教学质量两者之间产生矛盾的时候,一个认真的负责任的教师的处置,不会拘泥于某种刻板的要求或者因为强调某种检查而放弃根本。人文学院的朱彬钰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赞赏的认真的负责任的教师。
朱彬钰老师执教的课程是社会统计学。作为从数量方面描述社会状况、社会发展和社会问题的一门学科,社会统计学是高校社会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也是一门于教师的教、于学生的学都颇有一些难度的课程。而且,如果面对的是理科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能难度会更高一些。因此,要有效地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要特别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用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弄懂统计原理和实务。朱彬钰老师的社会统计学课堂教学特别凸显了这一点。
那是一次有着三节课教学时间的一次教学的第二节课。可能课程上讲的是较为抽象难懂的一部分,上课的学生面对朱彬钰老师讲述的一个又一个案例,大多紧锁眉头,心存困惑,同时又因为久久不能理解老师显然已经变换了几种讲法的讲解而面呈赧色,课堂的气氛于无形中因为全场寂然而变得沉闷起来。但是这种沉闷很快便被朱彬钰老师的温和与耐心而破除。只见她不急不躁地含笑安慰学生,耐心地与学生们一起前后回溯,从不懂的地方开始,有条不紊、步步为营地演算、推理、讲解起来,丝毫没有那种因为不能正常执行教学计划的急进式敷衍。
记得当时,笔者心头忽然闪过一个问题:“如果从教学进度来说,朱彬钰老师是不是没有严格执行教学进度计划呢?”但随即,笔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以下的答案:“唯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会大胆地变更教学进度计划”“教学效果不是只单纯地强调教学进度计划是否不折不扣的执行”。而至今,笔者依然是这样的想法。根据现实情况变更的教学进度计划,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进度计划。执行根据现实情况变更的教学进度计划,才是真正的不折不扣的执行教学进度计划,才是能让学生实际获得课程教学效果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