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线观察41号 高峰攀登从做学问的根本开始——观摩黄海燕老师课堂教学的点滴感悟
如果不是一个认真负责且臻于至善的教师,那么,她不能够尽心尽力地带领学生探讨学问,攀登高峰;如果不是一个善于钻研且深有体悟的教师,那么,她不能够于自己的课程教学做巧妙设计,洞中肯綮,给学生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她带学生攀登高峰,从学问之做的根本启发学生开始,注意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性探讨的意识;她对教学内容的巧妙设计,不仅在于她的教学具有独特个性,更在于她的设计以科学组织教学为衡量,注意体现教学环节的系统性和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因而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容易弄清楚相关知识点。她,是新闻传播系的黄海燕老师。以上的感慨,因观摩她新闻作品评析课堂教学而有。
观摩黄海燕老师的新闻作品评析课堂教学,笔者于听课初始其实曾经有过一些疑惑。为什么学生在老师回顾前课时在不断补充和修改过去的笔记?又为什么学生几乎不翻教材却忙着记笔记或用手机拍摄课件?是不是老师所讲有比较多的补充扩展,又或者是老师自讲一套内容而与教材没有什么关联呢?同时在之后的观摩中,笔者也发现黄海燕老师之所以讲有一定量的补充内容,并且在直觉上觉得这些补充内容看起来是补充得恰到好处,但应该是前置了研究生学习阶段才有的内容。那这种前置是否会因为超越了本科学习范围而让学生感到不适应或有更多困惑;是否会因为教学时间的挪移而使讲课出现“喧宾夺主”的现象呢?随着黄海燕老师流畅清晰而又峰回路转的讲述,加之借得听课学生的教材,仔细进行比较分析之后,黄海燕老师的激情教学以及与众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和教学方式的设计渐次展开,使得笔者对她课堂教学在教学内容的特点的认识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黄海燕老师所讲其实并不脱离教材,只是在章节的编排顺序上有所变换,这也尽显其设计的巧妙,以至于在教材体系与老师所讲体系两者之间,后者因为更具实践操作的科学性而对学生学习的帮助更大。黄海燕老师补充的内容里那些属于“前置”的部分,其实与本科阶段所学内容的融合度很高,听课的学生不但没有不适应,反而很感兴趣。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因为相关内容的清晰度和完整性有所提升,实际上可以让学生在课程知识的学习、掌握和实践上有更高的起点。
……
行文至此,当日听课的感觉犹然鲜明深刻。不仅如此,笔者将众多的感觉梳理之后,忽然觉得黄海燕老师与他人不同的地方应该是能以自己的教学实践为示范,启发学生从做学问的根本处开始攀登高峰,悉心培养学生进行研究性探讨的意识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