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即引导学生求知

二、教学即引导学生求知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苏格拉底教育方法——产婆术,不直接告诉学生知识,而是鼓励学生通过讨论、辩论、主动求知的方式来找出问题的所在,然后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得到正确的答案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意识和教学手段具有时代性,灵活采用视频观摩、案例研讨、小组辩论、情境教学、角色模拟、课外调查研究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针对本专业本科生、外专业本科生等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制定授课内容,设计授课方式与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实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目标。

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针对社会工作专业紧密关注社会现实的特点,在新知识导入时,有意识地创设一些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极大地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阶段的学生信息来源渠道广泛,动手能力和表现欲望较强,完全可以承担部分教学内容的自学、互教任务,我在部分课程的部分章节就会放手让学生自我讲解、互相辩论、轮流点评,取得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大量引入案例式教学方法。通过精选大量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进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理论的强大魅力,并举一反三。同时,学生在参照典型案例的基础上,结合理论的运用,还可以提炼出值得后人借鉴推广的新案例,为充实课堂教学研究的案例库做贡献。

适当使用实践性教学方法。长期以来,田野调查一直被公认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因此我鼓励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走进社区、街道、企业、厂矿、农村,在广阔的社会天地中获取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在我的影响下,很多学生自觉走向社会的各行各业,走进千家万户,对平常书本上和课堂上所学的理论获得了感性的认知,经过与理论的比对和印证,提高了对真实的社会生活与抽象的理论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