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究方法,注重趣味

二、讲究方法,注重趣味

学生们对照本宣科早已嗤之以鼻,如果老师还用这种方式教学,很难不被他们反感,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就无从指望。所以老师必须运用各种可用的手段,让课堂趣味盎然。就大学语文而言,不同文体应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对戏曲作品,只从文句讲解赏析就不如相关的音频、视频和表演示范有吸引力。在戏曲难度较低的情况下,学生也更愿意尝试模仿。若有这样的参与,文字本身的理解和感受就不是问题。又如诗歌,往往涉及意境的表现,尤其是《春江花月夜》这样精深华妙、美轮美奂的标志性杰作,除了透彻分析其情思的浓烈深广,艺术的精彩纷呈,还应以视觉的方式来体现其意境美。为此,我精心设计了该课件的每张PPT,以便学生从头到尾都能直观高效地感受,从而沉浸其中。散文、小说等体裁,也各有合适的讲授方法。这些方法需要结合老师自身优长,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来,根据具体内容灵活安排,没有固定模式。同时,这些教学方式也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据内容需要,偶尔进行一次文本细读,其实效果也不错,但总以丰富多变为宜。在多媒体手段日益丰富的当下,作为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技术手段,要避免一张PPT从头展示到尾的状况。当然也不能完全依赖多媒体,甚至离开这些就无法教学。

课堂如果充满趣味,学生感觉轻松愉悦,自会积极参与,欲罢不能。一堂课是否有趣,一个简单的衡量指标就是同学们笑声的多少。如果老师总能在教学中让同学们心领神会,忍俊不禁,甚至哄堂大笑,无疑这堂课是趣味盎然的。这考验老师的口头表达水平和结合教学内容寻找笑点的能力。例如《宝玉挨打》中,讲到黛玉去探望宝玉时,太阳已下去了,宝玉还担心黛玉中了暑怎么办的时候,我会提醒学生“宝钗去看宝玉时,太阳还没下去,宝钗又更丰满,照理应更怕热,他怎么不担心一下宝钗呢”,学生往往会心一笑,宝玉对二人情感的不同也明白呈现出来。类似例子当然可以举很多。这需要老师即兴发挥,与教师的性格也有关系。不过,老师不是小丑,为搞笑而搞笑,往往适得其反;紧扣教学内容,自然适度,不露声色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