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探究教学
现代大学教学的一个明显发展趋势,就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学生学习文化审美类课程就是为了提高自身的文化认知、审美实践和人文关怀,提高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欣赏、创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探究式教学,讲课时多将有启发性、探索性、前瞻性、批判性和思辨性的问题渗透于教学之中,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侧向思维、反向思维、奇异思维品质的训练与开发,培养学生从多方面、多维度认识和解决所面对的问题的能力。一是讲课时利用自身爱好广泛的特点,尽可能用多学科理论、多范围案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授、诠释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多向思考、举一反三,悟出其中道理。二是结合自身喜欢从事科学研究来“以研促教”。几十年来,我一直在科研的山路上勤奋攀登,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备课讲课时,我常将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思考引入课堂,与学生一起交流探讨。比如,将我研究的“经济美学”“网络文化传播”“后现代广告”“文化产业”等研究内容引入课堂讲授,引发学生多学科知识的交叉思维,使学生产生对跨学科学习的兴趣。这样,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学生专业学习与科学研究的链接兴趣。三是在课后常留些研究性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使他们学会在所学内容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还鼓励学生不能仅仅根据“权威”来接受信息与思想,要根据自己的分析、思考、判断进行推测或探究,敢于质疑,敢于超越,敢于否定,敢于发表独特见解,以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素质。四是积极鼓励学生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将课堂所学知识与课外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多年来,我所授课的班级的学生有10余人立项上到国家级下到校级的课题。总之,探究式教学点燃了学生心灵火花,帮助他们不断地发现探索新的未知领域,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本文是我多年来课堂教学的点滴清理和总结,我深知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我对艺术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