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点

二、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点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先秦诸子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思想起源并活跃于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正处在封建制生产关系即将取代奴隶制生产关系的过程中。以孔子的思想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政治方面维护“礼”,主张“为政以德”“谨权量,审法度”“法先王”“正名”等;个人修养方面,为人应该“首孝悌”“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先行后言”等;经济方面,提倡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等。虽然其目的是维护日趋崩溃的周代奴隶制等级秩序,且随着历史的进步,其部分主张已经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其主体思想精神依然具有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坚持历史的方法,弄清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找准其产生的历史渊源,准确把握其思想精要,避免断章取义,不求甚解,歪曲古人;或全盘接受,食古不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内容,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价值,会产生不同的现实效果,不能简单、笼统地妄下定语。所以,对待中国文化的每一个内容,都必须用辩证、理性的眼光来看待。在历史上,传统文化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创造了领先世界的辉煌成就,成为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源泉,但其中也有许多内容确实是封建地主阶级用来实现其统治的手段,因此,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坚持辩证的思想方法,不能简单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要深入考察,认真探究,把握本质,学习那些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部分,而摒弃不适应时代需要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