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线观察16号 在课堂出勤率高与学生踊跃发言的背后——陈县英老师别致的课程教学管理

教学一线观察16号 在课堂出勤率高与学生踊跃发言的背后——陈县英老师别致的课程教学管理

初次踏进陈县英老师的广告传播法规教学课堂,却被告知是一节测验课,于是就约定待她考完了之后再去听她的课。测验?此时既非期中更非期末,还给出一节课的时间测验……虽然有偌多困惑,但当笔者第二次踏进陈县英老师的广告传播法规教学课堂,却来不及细细询问。因为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接二连三的印象和感觉纷沓而来。

第一个印象是教室竟然那么大,学生竟是那么少。感觉尽管教室里的音响尚好,就是坐在教室最末一排,上课老师的声音仍然可以清晰在耳,并没有被偌大的空间,以及比学生多了几倍的桌椅吸收掉,但这样的状况应该或者至少会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如教师上课的情绪、教师对学生接受情况的观察以及师生的互动带来某些负面影响的。

第二个印象是42个学生坐在可容纳101个学生的大教室里,虽然稍稍嫌少但却是坐得相对集中。感觉如果不注意人以外的那些空旷的座椅的话,那么,也还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齐整的课堂整体,在讲台上的老师只要移步于学生中间,倒也不至于给教师上课的情绪、教师对学生接受情况的观察以及师生的互动带来太多的负面影响,或者正相反。

第三个印象是面对老师给出的一个又一个案例,学生的分析发言络绎不绝,陈县英老师一边忙着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一边又忙着在一份表格上登记给分。但这份表格不是学校通用成绩登记表,而是一份教师自绘的座位表。感觉应该是因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共同约定了座位名次,所以才有了学生的相对固定的集中和教学课堂的整体齐整。

第四个印象是陈县英老师的案例教学热烈、紧张,具有相当的吸引力和启发力。一个又一个来自生活实际的案例演化出一组又一组可选择的答案供学生选择,而在学生有所选择并陈述选择理由之后,陈县英老师在用筛选法甄别学生给出的多种多样的选择的同时,详细阐述正确答案之所以是正确答案的理由,巧妙地把学生引向了课程教学的理论思辨空间。感觉广告传播法规一类的课程的确就应该是这样子的教学——在实际的案例分析当中明了理论的由来和作用,不然,即便对法律规章的条款再熟悉不过,也只是将一堆无关痛痒信息摆在学生面前。

……

一个又一个印象与随之而来的种种感觉加上之前的困惑,使笔者对陈县英老师的课程教学管理充满了一探究竟的好奇。课后,笔者与陈县英老师一番交谈后,明白了她的那张座位表所起的作用。除了以上笔者所感觉到的,还有着点名节省时间、不用强调出勤却能保证高出勤率的效用等等。也解开了笔者之前的困惑,清楚了她于课程教学进行期间设置课堂测验的意义和作用——广告传播法规课程平时成绩计分为40分,具体分解为10(分)×3次测验+1(分)×10次发言。其中的三次课堂测验均匀分布在课程教学的全过程,既可作为督促和帮助学生分阶段掌握和应用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强有力手段,又能兼顾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笔记、课后练习等情况。原来,在广告传播法规课程教学课堂出勤率高与学生发言踊跃的背后,是陈县英老师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科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