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一线观察36号 让理论解析有理有据 令学生专注无暇他顾——吴辉副教授的新闻写作课教学方法

教学一线观察36号 让理论解析有理有据 令学生专注无暇他顾——吴辉副教授的新闻写作课教学方法

有那么一个课堂,自上课开始,就能一直令全体学生全身心地关注课程教学,顾不得做其他的事情,那就是吴辉副教授今天的新闻写作课。

有那么一个课堂,自课程开讲,每一个知识点的解读和分析都会落在具体的案例上,让学生能够对抽象理论有形象的认知,那也是吴辉副教授今天的新闻写作课。

吴辉副教授的新闻写作课堂教学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在于老师对每一个知识点讲解时,案例都紧紧跟上,争取让理论的解析有根有据,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形象具体的了解;在于老师对每一个案例的讨论,都注意抓住精妙之处不断予以呈现,引导和带领学生专注于屏幕之前,无暇他顾。这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是在于选课学生表现了积极的听课态度教室坐满了学生;是在于选课学生表现了很高的学习专注力,整个班上的学生没有一个在把玩手机或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情,几乎是全程集中精力听课,围绕着老师指定的内容进行思索和讨论发言。虽然不能确定其他的时间里这些选课学生是否也是这样的饶有兴味和聚精会神,但笔者能够确定的是在这个四十五分钟里,这些选课学生是那样的饶有兴味和聚精会神于所学课程,即便是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们也依旧如此。没有惊动老师,也没有惊动任何学生,笔者从教室的后门悄无声息地坐在最后一排听课学生的背后,相信产生这种耳目一新感觉的诸多现象,在吴辉副教授的新闻写作课堂上已是常态。

笔者注意到,在吴辉副教授的新闻写作教学课堂上,老师不需要特别去注意学生是不是正在听讲,也不需要用刻意的表演去吸引学生,因为老师从比较鉴别的角度,所列举的案例多种多样,在不同角度上多形成相互见证的关系,让学生有乐于分析解读的兴趣;因为老师以新鲜、权威为标准,用以诠释知识点的案例多属于新近的、高级别的优秀篇章,让学生有喜欢接纳和思考的意愿;还因为老师既尊重所选教材的体例,更注意在规定教材的基础上广为扩展,自成一个完整的严谨的讲课体系,为学生的学习打开更多的窗口,同时也增强了课堂讲授的自身魅力,让学生不能不加强听课的积极性,不能不提高课堂学习的专注力。笔者还注意到,在吴辉副教授的新闻写作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十分踊跃,似乎没有什么禁忌,也没有那种“挤牙膏”样的勉强,并且与老师的对话也非常自如,研究问题、探求知识的学习气氛弥漫在整个课堂,让人不能不聚精会神和饶有兴味。总之,无论在老师的角度还是在学生的角度,吴辉副教授的新闻写作课教学,从教学本位出发,教有所教,学有所学,教学的效果自然呈现于教学的过程当中。

或许,吴辉副教授新闻写作课的这些教学方法,是更多的教师现如今也正在践行或者打算践行却尚在寻觅、探讨中的课堂教学法宝,那么,就一起来分享、探讨和进一步完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