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篇目,深透讲析
2025年10月13日
一、精选篇目,深透讲析
本校的大学语文教学目的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增进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了解,提高其综合人文素养。又因本课的教学内容以单篇作品为主,那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必须选择不同文体中最为经典的篇目。如诗词类的《九歌·国殇》《春江花月夜》《秋兴八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散文中的《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祭欧阳文忠公文》,小说的《红楼梦·宝玉挨打》,戏曲的《牡丹亭·惊梦》等。面对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在极其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只能采取走马观花的方式,但因选择的都是经典,或可保证学生能领略到最美的花朵,虽不能见一斑而窥全豹,但引起其兴趣,从而使其愿意涉猎更大更多领域,则是可能的。
不过,要达到上述效果,还得以老师的恰当引领为前提。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在艺术上有精妙之处,在思想和情感方面有反复发掘和感悟的空间,能带给人强烈的美感和愉悦。但当学生还不具备相应的鉴赏能力时,这些作品往往让他们感觉食之无味,所以老师的启发和引导就至为关键。只有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其中,领会其精彩,和作者对话,方能让他们进入“拍案叫绝”的状态。例如《红楼梦》,因为主体属世情小说,被大学生评为“死活读不下去”的十大名著之首。课前统计,每个班读完原著的也往往只寥寥数人。当我以《宝玉挨打》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完其构思脉络、细节安排等种种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的精妙之处后,学生们大多会深为叹赏,并愿去读完原著。如能达到这种状态,大致可以相信学生已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了。我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泛讲更多篇目,不如精讲少数经典。因为只有篇目经典,讲深讲透,使学生真心激赏,才能让学生产生参与课堂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