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相关知识
1.围孕期叶酸补充 叶酸为水溶性B
族维生素,为机体细胞生长和繁殖必需物质。对备孕及妊娠女性,在孕前3个月至孕期满3个月,建议增补叶酸或含叶酸复合维生素,降低孕育神经管缺陷后代的风险。对不同的女性,叶酸补充应分层管理,建议不同剂量。低风险女性指无神经管缺陷患儿生育史者,建议从孕前至少3个月开始,每日增补0.4~0.8mg叶酸或含叶酸复合维生素,直至妊娠满3个月。
(1)中等风险女性
①患先天性脑积水、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肢体缺陷、泌尿系统缺陷,或有上述缺陷家族史,或一、二级直系亲属中有神经管缺陷生育史。
②患糖尿病、肥胖或癫。
③正在服用增加胎儿神经管缺陷风险药物,如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钠、扑米酮、苯巴比妥、二甲双胍、氨甲蝶呤、柳氮磺吡啶、甲氧苄啶、氨苯蝶啶、考来烯胺。
④患胃肠道吸收不良性疾病。
建议该部分女性从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3个月开始,每日增补0.8~1.0mg叶酸或含叶酸复合维生素,直至妊娠满3个月。
(2)高风险女性
①有神经管缺陷患儿生育史。
②夫妻一方患神经管缺陷。
③男方既往有神经管缺陷患儿生育史。
这类女性建议从可能妊娠或孕前至少1个月开始,每日增补4mg叶酸,直至妊娠满3个月。鉴于国内没有4mg而有5mg叶酸剂型,亦可每日增补5mg叶酸。
2.孕期缺铁性贫血 WHO定义妊娠任何时间血红蛋白(HGB)<110g/L为孕期贫血。50%妊娠期女性可能出现贫血,最常见原因则是缺铁。血清铁蛋白<20μg/L贫血应考虑缺铁性贫血;血清铁蛋白<30μg/L提示体内铁储备耗尽的早期,需及时治疗。广东、广西、海南、湖南、湖北、四川及重庆等地为地中海贫血高发地区,建议首次产前检查筛查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鉴别。贫血孕妇抵抗力低下,可能会出现疲劳、苍白、心动过速、运动和工作能力下降。孕妇患重度贫血时,可增加先兆子痫、胎盘早剥、心衰及相关死亡率,给妊娠和分娩期间带来风险;严重贫血,容易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羊水减少、死胎、死产、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发病风险。对铁缺乏和轻、中度贫血孕妇,常以口服铁剂治疗为主,并改善饮食。建议缺铁性贫血孕妇食用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绿叶蔬菜。重度贫血孕妇需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治疗,也可少量多次输注浓缩红细胞。极重度贫血孕妇首选输注浓缩红细胞,待血红蛋白达到70g/L,症状改善后,可改为口服铁剂或注射铁剂治疗。治疗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应继续口服铁剂3~6个月或至产后3个月,以免再次贫血。
3.孕期胎动监测 在孕18-20周时,
孕妇能感受到胎动;在妊娠28-32周时,胎动达到高峰;38周后逐渐减少。
进入孕晚期后,因胎儿头部降到母体骨盆腔内,胎动次数相对减少,为正常现象。孕晚期胎儿容易出现问题,高危孕妇在妊娠32-34周后可以定期胎心监护。临床统计表明,若胎动计数≥30/12h,为正常,若胎动计数12h内<20次,提示异常。若胎动次数突然减少,或连续2~3h未感胎动可能是胎儿宫内窘迫的警报,应高度重视,尽快诊治。
4.胎心监护 正常情况下,孕妇在妊娠34周开始进行胎心监护,妊娠37周及以后,建议1周1次。胎心监护可连续不断地监测胎心率,能动态观察胎心变化,尤其是一些细微变化,对判断胎儿在宫内生存状态很有意义。如果胎心监护异常,要考虑胎儿是否有宫内缺氧现象,但孕期胎心监护出现假阳性结果较多,应结合胎动、超声有效鉴别,避免过度干预。
5.孕产期特殊症状
(1)妊娠期呕吐:早孕反应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以恶心、呕吐、食欲缺乏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还常常伴随头晕、乏力、嗜睡等类似感冒症状。不同孕妇反应程度不一,大多数不严重,持续到孕3个月后消失。有不少孕妇反应特别严重,持续时间也较长。该部分人群需要定期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及体重变化,如体重下降明显或伴有其他异常,如尿酮体阳性、肝功能及肾功能异常等,考虑妊娠剧吐,需及时住院治疗。妊娠无明显早孕反应孕妇可继续保持孕前平衡膳食,孕吐较明显食欲不好孕妇不必过分强调平衡膳食,可以根据饮食喜好和口味,结合当地食材选择,少量多餐,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薯类食物。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粥、面条、馒头,避免油炸及油腻食物,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以减轻早孕反应症状。恶心、呕吐严重,不能进食,将导致体内水和电解质严重失衡、体重明显下降、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影响母儿健康,需及时就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2)孕期心慌、气促:妊娠期间,孕妇出现心慌气促、呼吸困难等情况,如症状轻,经休息好转属正常现象。妊娠后孕妇血容量较非妊娠期增加,其中血浆增加大于红细胞增加,可出现因血液稀释而导致血液携带运送氧气能力下降。另外,血容量增加、胎儿生长,心肺负荷增加均加快孕妇心率。妊娠后,机体新陈代谢加速,到孕中期以后,机体耗氧量增加10%~20%,须通过加快加深呼吸,肺通气量增加20%~40%,保障自身需氧量。孕晚期增大子宫迫使心脏向左上移动,膈肌活动幅度也减少,使心脏负荷加重。若症状持续加重或经休息后无好转,需及时就诊,必要时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功能评估,排除心肺疾病,心内科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
(3)孕期阴道分泌物增多:妊娠期间雌激素变化,子宫颈腺体分泌增多,阻止病菌通过子宫颈进入子宫腔,形成生理性白带,导致孕期白带较以前多,属正常现象,在临近分娩还会稍增多。通常孕妇白带性状与平时月经前白带类似,呈稀薄、乳状,有轻微酸味。孕期阴道内糖原增多,阴道内正常细菌群分解糖原,保持阴道内弱酸性,抑制致病菌生长。若阴道内细菌群发生变化,致病菌增多,将导致阴道炎症,白带性状发生改变,白带异常增多,并伴有异味及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呈黄色或豆渣状等,需及时诊治。孕期常见阴道炎有真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细菌性阴道炎。孕期阴道炎可能诱发胎膜早破,诱发流产、早产,严重时发生宫内感染,甚至危及孕产妇及胎儿生命,因此积极预防治疗阴道感染。最主要预防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避免阴道灌洗,发现白带性状有变化时,尽早诊治,防止复发。
(4)孕期阴道出血:少数女性在妊娠初期会发现,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多呈褐色。如果阴道少量出血,不超过月经量,不伴有阵发性腹痛,多为先兆流产,适当休息,及时诊治,了解出血原因及胚胎在宫内发育情况。若阴道出血明显增多,超过月经量,并出现下腹阵性坠痛,可能已发展为难免流产。阴道出血时多并有“肉块”流出,或阴道出血持续不断,应考虑为不全流产。部分孕妇在孕3个月后,胎盘功能建立,出血便会停止。另外,异位妊娠(宫外孕)也可能出现先停经后阴道出血,需要与先兆流产鉴别,发现宫外孕建议尽快终止妊娠。
孕晚期出现阴道出血为病理现象,常见原因有3种: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先兆早产。前置胎盘:孕28周后如胎盘生长于子宫下段,位置低于胎儿先露时称为前置胎盘,妊娠期可能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出血,严重者危及孕产妇生命,如为中央性前置胎盘出血,不能阴道分娩,需行剖宫产终止妊娠。胎盘早剥:正常位置胎盘在胎儿娩出前剥离,常因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或腹部外伤引起,也可无任何诱因自发产生,因主要为内出血或少量阴道出血,一般孕妇被阴道出血不多假象所迷惑,如出血达到一定程度,将危及母儿生命,需高度重视。先兆早产:表现为阴道少量血性分泌物伴有子宫收缩,孕妇感腹部疼痛。孕期应重视阴道出血,一旦发生应立即就诊。
(5)孕期腹痛:孕期腹痛是孕妇遇到的常见症状。孕3~4个月出现腹痛,常见原因为胎儿生长较快,子宫增大使子宫周围一些组织,如子宫旁韧带、子宫提供营养的血管及支配子宫的神经等受到机械性牵拉所致。子宫周围脏器,如膀胱、直肠,因子宫增大受到挤压而出现下腹部疼痛。生理性腹痛多能忍受,经适当休息好转,疼痛持续时间不长;随着妊娠月份增加,疼痛减轻或完全消失。如果腹痛时感到腹部绷紧感,伴随疼痛,下腹有下坠感,可能为宫缩痛,妊娠36周前偶有宫缩可以先观察,适当休息;如转成有效宫缩,如10min宫缩2~3次,伴有阴道血性分泌物、排液则为临产症状,需及时就诊。孕妇在孕期前几个月,如果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有规律腹痛、腰痛、盆腔痛,伴有阴道点状出血或腹部明显下坠感,可能预示着先兆流产,疼痛加剧或持续出血,需尽快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