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操作步骤

五、操作步骤

1.填写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采样表。采样表上的各项内容必须完整、清晰。填样表时,避免手及其他物质(如水、奶制品、手套滑粉、擦手油等)接触标本上的圆圈部位。

2.选择合适的体位,显露穿刺部位。检查足部是否温暖,否则用温暖的湿毛巾(不超过42℃)热敷足跟。把新生儿的头部抬高,使其足部低于心脏的水平以增加静脉的压力。

3.正确地选择穿刺部位,足跟内、外侧缘是采血较理想的部位。

4.左手悬空抓握新生儿的足,右手用75%乙醇棉签消毒足跟皮肤。

5.消毒的皮肤待干过程中,再次查对新生儿的基本信息。

6.左手将采血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持针在足跟采血部位刺入2mm,如为早产儿,进针应适当浅一些。利用拇指和示指微挤压针眼周围使血液流出,用无菌棉球拭去第一滴血。从第二滴血开始取样,通过轻微挤压、放松、再挤压,以形成较大的血滴,将血液滴到滤纸圆圈内。

7.要避免血液注入不均匀、不整齐;滤纸圆圈要对准流出的血滴,使血滴自然接触滤纸,滤纸不能直接触及足跟皮肤,血液从滤纸的一面由中心向四周一次性滴入圆圈,并浸透至滤纸反面,禁止在滤纸两面分别滴血,连续采集3~4个血滴,每个血斑直径≥8mm。

8.采血后将新生儿足部抬高,高于身体水平,然后用无菌棉球轻轻压住针眼,直至出血停止。

9.再次查对新生儿信息。

10.告知家属,新生儿穿刺处24h不能接触水或其他不洁物品。注意观察采血部位皮肤颜色变化。

11.血标本处理,采集后的血样标本分开,将血样标本悬空平置,不能堆叠和触及其他表面。自然晾干呈深褐色,避免阳光及紫外线照射、烘烤、挥发性化学物质等污染。如标本不能当日递送,应及时将检查合格的干血样标本置于密封袋内,密闭保存在2~8℃冰箱中。所有血标本应当按照血源性传染病标本对待,对特殊传染病标本,如艾滋病等应该做标识并单独包装。

12.整理用物,终末消毒,完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