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操作步骤
1.判断 轻摇其肩部并大声呼叫,示指及中指触及孕妇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位置),向侧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同时快速判断呼吸是否消失或仅有喘息,整个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口述计时:1001、1002、1003……)。
2.呼救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人员、通信器材抢救并呼救;即刻计时。
3.摆体位 根据2014年美国产科麻醉与围产医学会共识,心搏骤停的孕妇应平卧于坚实的平面+手动子宫左侧移位(持续手动让子宫离开中线位置,向左侧移位),或子宫左倾位30°,减少增大子宫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压迫。
图4-12-1 手动子宫移位
4.胸外心脏按压 美国心脏协会推荐胸骨体外按压部位比普通患者高2~3cm,中晚孕期乳房较大的孕妇需通过触摸胸骨来判断,在胸骨中段稍高处按压。按压深度≥5cm;按压频率≥100/min;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每次中断按压的时间少于5s。
5.开放气道 清除呼吸道异物及呕吐物,仰头抬颌法打开气道,在整个复苏过程中开放气道是一个持续状态。
6.气道通气 在气道畅通的情况下,无自主呼吸的患者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按“C-A-B”复苏流程以通气与按压比2∶30的比例进行通气和心脏按压。如确定存在通气不足,给予面罩高流量正压通气或100%氧气,预计困难气道,呼叫麻醉科或ICU行气管插管。
7.除颤与静脉通路 ①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准备进行电除颤,确认心律失常,若心室颤动,立即行直流电非同步除颤;②建立膈肌以上的静脉通道,在2000年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针对反复静脉穿刺3次失败者或90s内未能穿刺成功者,即推荐采用肱骨骨髓腔液体通道。
8.用药 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1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重复,由专人记录。
9.重复心肺复苏 胸外心脏按压+电除颤+药物,直到自主循环恢复;同时寻找并治疗可能的致病因素。
(1)麻醉并发症:椎管内阻滞平面过高、气管导管脱落、误吸、呼吸抑制、低血压及局麻药中毒。
(2)出血:凝血功能障碍、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植入、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外伤、手术和输血反应。
(3)心脏疾病:心肌病、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心律失常。
(4)药物:过敏反应、误用药物及药物过量(镁剂、阿片类药物、胰岛素及催产素)。
(5)栓塞:肺动脉栓塞、羊水栓塞和空气栓塞。
(6)发热:感染及脓毒血症。
(7)其他:不明原因的心脏停搏。
(8)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及颅内出血。
(9)胎盘早剥。
10.围死亡期剖宫产 4min内无自主循环恢复,立即剖宫产,1min内取出胎儿完成剖宫产。
11.新生儿科团队 评估并进行新生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