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操作步骤

五、操作步骤

1.再次确认孕产妇生命体征,精神状态。

2.保护隐私(如关闭门窗,拉上隔帘),摆体位。

3.外阴、阴道重新消毒,显露充分,合理光源辅助下详细地检查外阴、阴道,必要时镇痛。

4.用带尾纱填塞阴道后穹及阴道上段,上推宫颈,完全显露阴道,检查并确定血肿的位置、大小。

5.阴道壁中下段的血肿较大者,应立即切开阴道黏膜,清除血肿,找到断裂的血管,结扎止血。缝合范围应超过切口长度,边缘超过0.5cm,深度超过切口最深处,不留无效腔,不穿透直肠黏膜,无活动性出血。止血满意可不用纱布压迫,更利于术后观察。如果止血效果不满意,必须再用纱布局部压迫止血。纱布压迫者,压迫前及取出时均应双人清点纱布数,术后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并记录。

(1)血肿直径<4cm:切开血肿清除血块,用0号或1号肠线做连续或间断缝合。

(2)血肿直径>4cm:切开血肿清除血块,若见活动性出血,止血后再分层缝合,或用纱布压迫止血。

(3)如果在原有缝合部位发生的血肿:应及时拆除缝线和清除积血,进行二次缝合。

(4)血肿位置深或超过24h:不宜做创面缝合,可用碘仿纱布填塞血肿腔及阴道,并用纱布垫压迫止血。

(5)血肿较大:产妇失血量较多,有休克症状,应立即建立静脉双通道,行补液、输血、纠酸等抗休克处理。启动急救团队,尽快针对病因治疗。

(6)对于凝血功能障碍而形成的大血肿:给予清除血肿、缝合止血后,用有尾纱条填充压迫止血,12~24h后取出,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纠正凝血功能障碍。

6.直肠评估,缝合后常规行肛检以确认无缝线穿透直肠壁,若有缝线穿透,应立即拆除,重新缝合。

7.缝合后的处理,取出阴道内尾纱,常规肛诊,检查缝合处有无血肿或出血。清点助产器械,注射器针头、穿刺针、缝线对数无误后放入锐器盒,整理用物,协助产妇取舒适卧位,终末消毒,完善记录。

8.术后的护理

(1)严密观察有无阴道及肛周胀痛、阴道出血等,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血肿可能复发。

(2)产妇回病房后,由专人观察产后出血量及局部伤口情况并记录。

(3)勤换会阴垫,同时产妇要做好心理护理,避免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4)如阴道填塞纱布条,术后12~24h取出。放置引流条者,可在术后24~48h取出。

(5)指导会阴的护理: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每次便后会阴擦洗,并每日冲洗会阴2次,勤换会阴护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