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相关知识
2025年09月10日
七、相关知识
1.盆底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生物反馈治疗仪是通过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将盆底肌肉的活动情况以声音、图像等直观形式实时表现出来。仪器内装有多种盆底治疗程序,包括肌力反馈训练及神经电刺激治疗,针对盆底康复、尿失禁及器官脱垂、盆腔痛、盆底重建术后恢复锻炼等设有多种专门程序。一般产后女性常规需要进行2~3个疗程生物反馈治疗,每个疗程包括10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20min,可每天进行,或间隔1~2d进行1次,是目前国内外常用女性产后盆底锻炼的方式。
2.产后可根据身体情况尽早恢复适当活动 顺产产妇在产后6~12h内可起床进行轻微活动,产后2d可进行室内活动。有会阴伤口的产妇可适当推迟活动时间减轻活动强度。产后6周产褥期结束后,可逐步恢复适当强度的运动锻炼。产后瑜伽操能较好地恢复产妇体形和盆底肌肉张力,非常适合产后女性。瑜伽锻炼通过增强盆底血液循环,恢复会阴肌肉弹性,促进子宫收缩,预防尿失禁及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
3.产后盆底康复必要性 产后盆底康复需要与否须根据产妇盆底肌力情况及伴随症状决定,而不能单纯以分娩方式划分。产褥期结束后,产妇可逐渐开始运动锻炼,特别是对于孕期体重增长过重、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适度的锻炼能帮助恢复正常体重,保持身体各器官功能正常。常用的锻炼方式有产后瑜伽、散步等,避免运动强度过大或进行垂直跳跃,防止进一步损伤盆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