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相关知识
1.阴道血肿形成解剖学基础 妊娠期间阴道组织会出现一系列的生理性变化:阴道壁的黏膜和皱襞增多,肌纤维增生和肥大,结缔组织变松软,伸展性增加;阴道血管扩张、阴道黏膜充血。女性阴道壁血管丰富,若分娩时阴道壁裂伤,修复缝合、止血不彻底,残留无效腔,使黏膜下血管易破裂和出血积聚在阴道内形成阴道血肿。
2.阴道血肿 血肿多位于阴道下段侧壁,表现为阴道局部逐渐加重的胀痛和隆起的肿块,黏膜呈紫红色,触痛明显,易于诊断。由于没有筋膜的限制,阴道血肿可沿阴道侧壁扩散形成巨大血肿,甚至扩展至坐骨直肠窝而外阴体征不明显。若血肿增大压迫直肠可出现肛门坠胀感,压迫尿道时可出现尿路刺激症状,甚至排尿障碍。若出血迅速,可在产后当时或数小时后出现上述表现,出现失血性休克表现,危及患者生命。
3.阴道血肿的预防
(1)正确处理产程:对产道血肿好发因素如急产、滞产、第二产程过短或过长、巨大儿、手术产等应高度警惕。针对产妇会阴、阴道组织弹性差或伴有充血水肿、感染者,阴道检查时手法要轻柔。第二产程嘱产妇不要用力过猛,控制好胎头娩出速度,避免娩出过快而损伤产道,禁止施加腹压。
(2)保护会阴得当:会阴体过高、弹性差、有水肿、瘢痕炎症及胎儿较大者,及时行会阴侧切术。用正确的方法协助胎头以最小径线娩出,出肩时注意保护会阴。会阴保护不宜过紧,否则会出现会阴体完整而阴道壁复杂性损伤。要适时行会阴切开术。
(3)提高缝合技术:胎儿娩出后认真检查软产道,对有会阴裂伤和会阴侧切者,从显露宫颈开始一步步看清有无裂伤、出血。不要忽视阴道表浅裂口,观察局部皮肤黏膜有无隆起及搏动。创面有明显搏动性小动脉出血点者先给予结扎或单独缝扎止血。如果显露困难,可使用阴道拉钩辅助显露。切忌反复盲目缝扎止血,使较多小动脉被刺破引起血肿,而缝合过松亦易引起血肿,切口缝合不宜过密、过紧、过多,不留无效腔,切口延裂缝合止血应间断或“8”字缝合。缝合完毕应常规肛检,了解有无缝线穿过直肠黏膜和有无阴道血肿。裂伤较深及侧切者阴道填带尾丝纱垫压迫止血6~12h,可有效预防阴道血肿形成。如因压迫尿道造成排尿困难可留置导尿。纱垫压迫止血可明显降低因缝合不当所致的阴道血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