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相关知识

七、相关知识

急产是指产程进展迅速,宫口迅速开全,总产程<3h结束分娩,易给母婴带来严重的后果。急产大多发生在经产妇、早产、体重过轻的胎儿、既往有急产记录的产妇,其原因有子宫收缩过强、过频,或早产、胎儿较小、骨盆相对较大及盆底组织松弛等。由于子宫急而快的收缩,易使产妇会阴、阴道和子宫颈发生撕裂伤。如果接生时措手不及,消毒不严格或污染,可导致产褥感染。分娩过快,还可使子宫缩复能力降低,胎盘滞留,导致产后大出血。急产时由于宫缩过强过频,使胎盘血液循环受阻,甚至使供应胎盘血液的髂动脉或腹主动脉受压,发生一时性阻断,胎儿因缺血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甚至死产。同时胎儿娩出过快,胎头在产道内受到的压力突然解除,可导致新生儿颅内出血;因产道挤压或接产不及时导致新生儿坠地造成新生儿骨折等产伤。

在发生急产时首先呼救急救团队,同时迅速准备好接生无菌产包和消毒用品及一切抢救产妇和新生儿的用品,做好心理辅导,疏导产妇情绪,使其积极与助产士配合,慢慢地屏气、用腹压,用胸式呼吸的方法,必要时呼气,减少屏气。接产时做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积极保护会阴,必要时及时会阴侧切。新生儿出生后积极处理,发生新生儿窒息时行心肺复苏。之后应仔细查体,完善检查以及时发现新生儿产伤,未严格消毒下分娩母婴均应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新生儿作为高危儿建议转儿科观察治疗。第三产程时积极使用有效的缩宫治疗,等待胎盘娩出,必要时手取胎盘。分娩后需仔细检查软产道,发现裂伤及时修补。产后若属未消毒的接产需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急产应预防为主,有急产史的产妇应提前住院待产。临产后慎用缩宫药物及其他促进宫缩的方式方法,提前做好接产及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只有对急产及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充分认识,积极处理,才能减少急产的发生和保证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