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相关知识
1.快速反应团队 由成人组及新生儿复苏团队组组成,包括产科、新生儿和麻醉科及ICU团队。医疗团队间进行多学科交叉培训及实战模拟演练以提高医务人员急救水平,当出现孕妇心搏骤停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就能更好地获得心肺复苏的成功。
2.气道管理 无高级气道管理经验的施救者必须为患者补充氧气,口咽通气道优于鼻咽通气道,孕妇存在鼻出血风险,尽量避免重复气道操作,以减少气道创伤和胸外按压的中断;孕妇的气道管理较常人更困难,特别是体位处于倾斜时,又由于妊娠期生理变化,气道解剖位置的改变增加反流的风险,很容易出现血氧不足,这通常被认为是诱发孕妇心搏骤停的重要原因。快速的、高质量、高效率的气道和呼吸干预手段尤为重要(及早行气管插管)。强调气道管理的首要目标是有效通气,而不是完成某种特定的气道建立技术。环状软骨加压曾经作为防治反流误吸的重要策略,但有证据表明,环状软骨加压可能妨碍气道建立和通气,而且可能对反流误吸的预防无效;美国心脏协会2010年指南中不建议为心搏骤停患者常规性地采用环状软骨加压,防治反流误吸不能成为困难气道孕妇使用喉罩的理由。
3.电除颤 大多数成人心搏骤停为室颤,室颤最有效的治疗是除颤,每延迟1min,复苏成功率下降7%~10%,基础CPR不能使室颤去除,成功除颤的可能性随时间延长迅速降低,室颤在几分钟内蜕变成停搏,电复律时,中断时间应限制在<5s,除颤后立即重新按压,不检查脉搏。如果在复苏的最初几分钟,自主循环没有恢复,目前的建议是快速分娩而不用胎心监护。
4.用药管理 尽管孕妇对于药物的分布和清除会改变,但是没有证据支持需要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和改变用药方案。心搏骤停时,不要因为考虑药物会对婴儿产生致畸作用而影响用药。因此,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时,药品种类和剂量不变。
5.结束妊娠时机 目前指南和病例回顾均支持对CPR无反应的心脏停搏孕妇行快速的胎儿分娩,当经阴道分娩不可行时,需进行濒死剖宫产(PMCD);并且施行剖宫产手术的场所就是心搏骤停发生的地点;其次,手术所需设备、器械都应立即可取;另外,在围死亡期剖宫产过程中,胎儿娩出前孕妇都要保持左倾位,人工左倾位保证安全。紧急剖宫产的益处包括立即解除腔静脉阻碍、改善静脉回流和心排血量,降低需氧量、提高肺功能。长时间的低血流量状态会增加孕妇和新生儿永久残疾或死亡的风险。建议新生儿CPR团队及设备协同参与,并对新生儿进行评估。
6.复苏终止时机
(1)心肺复苏有效:可触摸到颈动脉搏动、面色转红润、出现自主呼吸、瞳孔由大变小或对光反射存在、意识逐渐恢复或出现反射挣扎表明复苏有效。但可能仍然需要转移到具有重症监护治疗条件的科室或医院并交接后,方可终止复苏。
(2)确定孕妇死亡:经过30min以上的心肺复苏,仍然无心跳、脉搏等生命体征,而且具有脑死亡的证据,应终止复苏。
7.建立预警机制 及时筛查高危孕妇,有危重和存在潜在风险的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建立孕妇心搏骤停病历注册登记中心,积累抢救成功的案例和数据有助于未来完善相关的救治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