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操作步骤

五、操作步骤

确认孕妇信息,包括姓名、孕周、是否有饥饿感、胎动情况等,向孕妇解释操作目的,并告知此项操作对孕妇及胎儿无创伤,取得孕妇合作。评估时保护隐私,环境准备(如关闭门窗,拉上窗帘)。

1.软产道评估

(1)外阴: 外观形态是否畸形,有无严重静脉曲张及外阴肿块、炎症、有无结节、溃烂、色素脱失、尖锐湿疣等。

(2)阴道:有无畸形、瘢痕、肿块、分泌物是否正常,如阴道完全性横膈、人工阴道成形术后等。

(3)宫颈:外观形态有无异常,评估宫颈位置,有无溃烂及新生物形成及陈旧性裂伤等。

2.骨产道评估

(1)孕早期评估:评估孕妇的身高,脊柱、四肢、骨盆的外观形态有无异常,观察孕妇行走有无异常,询问是否受过外伤及手术史、孕产史及难产史。

(2)孕晚期评估:评估骨盆大小与胎位及胎儿体重的适应关系,常规测量出口横径,必要时测量出口后矢状径。

1)坐骨结节间径测量(图1-9-1)。

图1-9-1 坐骨结节间径测量

①协助孕妇呈截石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使髋关节和膝关节全屈。

②触诊并辨清双侧坐骨结节位置,用测量尺测量坐骨结节之间的距离。

③查看数据并记录,坐骨结节间径正常值为8.5~9.5cm,如果<7cm,会对自然分娩有影响。如果出口横径稍短,<8cm,则需要测量出口后矢状径,当坐骨结节间径和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正常胎头可能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2)出口后矢状径测量(图1-9-2)。

①协助孕妇取截石位。

②检查者右手示指戴指套并涂润滑油后,伸入肛门,指腹朝骶骨方向与拇指共同协作找到骶尾关节后予以标记。若骶尾关节已固定,则以尾骨尖为标记,测量从标记处至出口横径中点间的距离,即为后矢状径。若后矢状径与出口横径之和>15cm,非巨大儿可以试产。

图1-9-2 出口后矢状径测量

3)耻骨弓角度测量(图1-9-3)。

图1-9-3 耻骨弓角度测量

①协助孕妇呈截石位,两腿弯曲,双手紧抱双膝。

②用左右两拇指尖斜着对拢,放置于耻骨联合下缘,左右两拇指平放于耻骨降支上面。

③测量两拇指间的角度并记录,正常值为90°,<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横径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