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并发症及处理
1.伤口延长及出血 产妇会阴软组织糟脆或伴有炎症、水肿或检查时动作粗暴、拉钩使用不当均可造成裂伤伤口增大或再次出血,因此注意及时准确评估、避免反复操作、检查时动作轻柔,必要时伤口采用间断缝合,不留无效腔,避免过密连续缝合,增加感染、组织坏死概率。
2.血肿 产道血肿多数由产伤所致,同时需关注产妇凝血功能及全身凝血功能变化,由于出血部位不同,所引起的血肿大小、范围不同,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详见第二章第十七节)。
(1)外阴阴道血肿:对已局限或出血已停止血肿,如果直径≤2cm,可以采取非手术治疗;分娩后24h内予以局部冷敷,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待血肿自行吸收。若外阴血肿直径>5cm,局部肿胀,产妇明显疼痛或进行性增大,应切开血肿清除积血后,分层缝合闭合血肿腔。如血肿腔显露后,找不到明显出血点,可用大圆针1-0可吸收线缝合后压迫止血,并在缝合术后24h内外阴局部冷敷。
(2)阴道直肠间软组织血肿:对局限、无感染的小血肿,可以非手术治疗,待自然吸收。对有压迫症状或有感染的大血肿,应切开引流,清除积血,并找到出血点结扎止血。若找不到出血点,大片渗血者,可用凝胶海绵、止血药物贴创面,阴道内填塞纱布24~48h压迫止血,并导尿、留置尿管。如果在原有缝合部位发生的血肿,必要时需拆除缝线和清除积血,进行二次缝合。
3.阴道纱布等异物残留 操作完成后需及时清点用物,注意产后随访,若产妇产后出现恶露不尽、阴道分泌物有异味等特殊情况应及时进行阴道检查,发现纱布等残留应立即取出并行阴道分泌物检查,合理使用抗生素。
4.严重、复杂软产道损伤 必须由高年资临床经验丰富医师、助产士、麻醉医师等急救团队共同实施救治,密切关注产后出血、生命体征变化,动态监测凝血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患者缝合困难或反复出血,必要时需介入科行血管栓塞或开腹行手术治疗,注意邻近脏器损伤。
5.休克 软产道裂伤缝合术后应严密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状态及阴道出血情况。若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烦躁或淡漠等休克表现与出血量不符合时,特别需要排除隐性出血,如盆腔深部血肿和盆腹腔出血。此时应在严密监测、有效维持生命体征情况下由经验丰富高年资医师再次检查软产道裂伤情况,尤其是穹窿部位,及时行B超了解盆腹腔情况。如有发现盆腹腔积液,提示有内出血,可能无明显自觉症状,必须密切观察、积极处理,必要时积极抗休克、维持有效生命体征同时行剖腹探查术或血管介入栓塞治疗。
6.伤口感染、裂开或愈合不良 伤口局部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有时伴有硬结,挤压或拆除缝线后,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压痛明显,产妇可同时伴有低热症状。需及时处理,必要时拆线,抗感染处理。处理要点如下。
(1)引流通畅:及时拆除伤口缝线。
(2)阴道流血少时坐浴:每天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淡碘伏溶液坐浴2次,便后冲洗伤口。
(3)遵医嘱应用抗生素:一般遵医嘱予抗生素治疗24~48h后好转。
(4)及时行局部清创术,去除伤口所有的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
(5)局部理疗可有效促进愈合。
(6)治疗期将应低渣饮食,避免便秘影响伤口愈合。
(7)伤口疼痛明显者可用止痛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