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G 新生儿血气分析

附录G 新生儿血气分析

导语:新生儿窒息诊断已从单纯依靠Apga r评分,过渡到脐带血血气分析+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新生儿的酸中毒程度并评估预后,指导复苏,排除非产程相关的缺氧和窒息,避免医疗纠纷。

一、目的

1.新生儿分娩后脐带血血气分析可以检测新生儿体内的氧合和酸碱状况,反映是否存在新生儿窒息的状况,是诊断新生儿窒息的重要证据,尤其是脐动脉血气值。

2.联合应用Apgar与脐血血气分析可以提高临床新生儿窒息诊断的正确性及对新生儿预后的判断。

二、适应证

1.新生儿出生时评估。

2.新生儿复苏时指导,以及预后转归的评估。

三、禁忌证

无。

四、操作前准备

1.产妇准备

(1)监测孕产妇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脉搏、精神状态),评估有无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粪染等。

(2)向产妇解释操作目的、操作过程。

2.物品准备 治疗车上载有以下物品。

①顺产接生器械包、会阴缝合包(见附录C)。

②一次性肝素化注射器2个,无菌止血钳3把。

③消毒用品:0.5%碘伏等皮肤黏膜消毒液。

3.环境准备 清洁、安全、光线适宜。

4.操作者准备

(1)查对孕产妇信息,解释配合,必要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2)洗手,戴口罩,戴帽子,铺好无菌盘,于治疗碗内倒入碘伏,并将一次性肝素化注射器、纱布块、止血钳两把放入无菌治疗盘内。

(3)再次洗手,常规外科手消毒;刷手并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五、操作步骤

1.胎儿娩出后,立即以三把止血钳钳夹近胎盘端的一段脐带10~20cm。

2.胎儿断脐后,动态评估产妇无异常,即以无菌碘伏纱布消毒脐带。

3.二次核对。

4.一次性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带血,先抽取脐动脉血后抽脐静脉,脐动脉细小共两根,脐静脉粗大,只有一根。进针角度15°~30°。抽取后排气并立即以橡皮活塞封闭,并转动针管与肝素钠混匀,避免血液凝固,注射器上标明区分动静脉血。

5.拔针、按压。

6.再次查对产妇信息,核对化验单、标本。

7.洗手,记录,脐血分析,脐血分析时间,一般30min内,若胎儿有宫内窘迫等异常应于15min内完成检测,无法30min内完成监测时应将标本置于0~4℃低温环境保存,避免与冰直接接触以免引起溶血。

六、相关知识

1.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中国,2016)窒息诊断方案。

(1)轻度窒息:Apgar评分1 min≤7分或5 min≤7分,伴脐动脉血p H<7.2。

(2)重度窒息:Apgar评分1 min≤3分或5 min≤5分,伴脐动脉血p H<7.0。

2.建议p H<7及碱剩余<-14~-16 mmol/L可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标准。

3.在脐动脉血气结果缺失时可利用脐静脉血气结果预测胎儿酸中毒可能。

4.脐动脉血p H值较脐静脉血一般偏低。脐动脉血气分析异常,而脐静脉血气分析可正常,两者差异越大,代表胎儿急性缺氧的可能越大,可能由脐带压迫引起;两者差异小,慢性缺氧的可能越大,或与胎盘功能不足有关。

七、测试题

1.下列哪项检测最能客观反映新生儿体内

的氧合和酸碱状况()

A.Apgar评分

B.脐静脉血气分析

C.脐动脉血气分析

D.羊水

E.氧饱和度

2.新生儿窒息复苏中最先改变的是()

A.呼吸  B.皮肤颜色

C.心率 D.肌张力

E.反射

3.下列哪项对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意义最大()

A.Apgar评分与脐静脉血气

B.Apgar评分

C.脐动脉血气

D.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

E.脐静脉血气

4.中国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中脐动脉血气诊断窒息的标准值建议是()

A.p H<6.7,碱剩余>-25mmol/L

B.p H≤7.15,碱剩余≤-14mmol/L

C.p H<7及碱剩余<0~16mmol/L

D.p H<7及碱剩余<-14~-16mmol/L

E.p H<7及碱剩余<-25mmol/L 5.下列哪项是新生儿需立即复苏的指标()

A.p H<7.2  B.p H<7

C.孕38+5周 D.羊水二度

E.心率>100/min

参考答案:1.C 2.B 3.D 4.D 5.B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新生儿复苏学组.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专家共识.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16,19(1):3-6.

[2]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临床诊断多中心研究协作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6,31(2):91-95.

[3]胥小芳,孙红,李春燕,等.动脉血气分析临床操作实践标准要点解读.中国护理管理,2017,17(9):1158-1161.

[4]Swanson K,Whelan AR,Grobman WA,et al.Canvenous cord gas values predict fetal acidemia.Am J Obstet Gynecol,2017,217(3):364.e1-e5.

[5]姜梅,庞汝彦.助产士规范化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184-185.

[6]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17-419.

[7]张真,曹利敏.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7):191-192.

[8]龚晓明,边旭明,译.威廉姆斯产科学手册:妊娠并发症.2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9-521.

(何 林 谭 琼 阎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