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聘“德将”引起的风波
江南自强军所聘德国将弁三十五人流品驳杂,素质不一。尤可留意者,此次雇聘来华多属低级别军官,军衔最高的来春石泰也仅为少校,鲍威尔因此略带戏谑地称他们为“以德国来春石泰男爵为首的三十五个入流和未入流的军佐”(59)。尽管张之洞已无财力继续扩大聘雇规模,但对统将问题实有所顾虑,曾考虑在来春石泰以外续聘少量“上等洋将弁”。光绪二十一年(1895)五月,他致电驻德公使许景澄表示:“此间只游击一员,恐不敷,拟再觅副、参、游之类一两员,分教两军,每军四五千人,以便比较勤惰优劣。”(60)不久,更明确要求添雇“总兵”(相当于今之少将)或“副将”(相当于今之上校)衔德国高级军官一员,而且特别提出“宜请德国国家保荐,不必再商克厂,庶才具尤为可靠”。(61)
附带说明的是,晚清时期中国国内聘雇德国军人,一般由驻德公使馆负责操作,或在当地直接招募,或通过克虏伯公司等中介进行。19世纪90年代以前,德国政府虽然偶尔也会有少量推荐,但较少介入清朝公使馆的招募活动;经甲午一战,列强在华竞争态势加剧,德国政府,尤其是威廉二世(Emperor Wilhelm Ⅱ,1859—1941)认为德国如能官方派遣军事顾问可以提高德国在华影响力,而且倾向于派出高级别军事代表,而非普通的教官。(62)
可以说张之洞此时提出前述请求,适中德国政府下怀。不久即有回音,许景澄复电称:
现德兵部保荐副将一员,其人请兵事归其专管;年薪四千镑,差满酬历年薪数四之一,恤费另议;随带都司二,薪各二千镑;千总二,薪各千五百镑。专住一宅,索甚奢。
德国陆军部推荐人选为李伯特(Eduard von Liebert)上校,其答应赴华的条件在许景澄看来实属“甚奢”,不仅索要高额薪水,而且随带多名副官,尤为苛刻者,还在于图揽军权。张之洞也感到事情发展与设想不符,故态度转向消极,认为“薪费既属太巨,且专主兵事一层,尤难允许”。(63)
此后,关于聘请“德将”的交涉断断续续在进行,但双方意向总难达成一致,至年底情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张之洞回任湖广,自强军改由两江总督刘坤一接办。(64)张始终苦于扩军经费不足,而刘对“洋将练兵”则不见得那样热衷,原议聘请来华的德国将军在这时就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至光绪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96年2月7日),张之洞致电许景澄,打起了退堂鼓:
将极合用。惟仆即回鄂,断难强江省留用。鄂力逊江甚,竟难统用,拟留两都司,辞一将、二千总。知尊处极为难,望婉达德兵部道歉,祈鉴谅。如必不行,示知,再设法。(65)
张之洞自知撤销前请系属食言,在外交上关系匪浅,所以去电中还留一缓手,做好了必要时妥协的打算。此后接连数月未接复电,他欣欣然以为德人容易说话,“此事已早作罢论”。没想到风波转瞬即来,越年三月初旬,许景澄来电称:
署电云“德使言,外部准澄文称:奉国谕,饬延兵官,旋经辞退,实属轻慢。本署闻之骇诧,接号电始知香帅所托事前未相告,今德有违言,望妥商结束,勿累邦交”等语。顷商外部仍欲钧处践诺,拟请专订一将至鄂,薪章一切候核示,再与磋论,切恳速复,免澄内外交困。(66)
张之洞错误估计了形势,就在他以为此事已作“罢论”的同时,德国外交部正为自己推荐的军官人选被拒而大光其火,以致命令驻华公使向总理衙门提出抗议。身处交涉前线的许景澄因此承担了极大的压力,不得不转向事主要求“践诺”。至此张之洞也深感事态严重,一面急忙致电总署,详细解释事情来龙去脉:“查去电只托商订,既未商妥订定,何得云辞退?且既已道歉,并云如必不行,示知设法,有何轻慢?至所云‘奉国谕延订’,尤堪骇异。查去电更无此字样。此事须议有眉目,始能奏咨,岂有未奏而称奉国谕之理?想系德使传讹,不然即系洋文语气舛误。”(67)一面指示许景澄向德国政府缓颊,以求和平善后,只是尽管表示“此事深抱不安”,其坚持“事在商办,并非先诺后辞,无所谓轻慢”,实际仍不肯轻易让步。(68)
当时张之洞已回湖广总督本任,与自强军脱离了干系,他拟出一个折中办法:“鄂省款绌兵少,请即照尊议,或专订一将,或另订官小者数员,充当武备学堂教习,惟兵事万不能归其专主,此节必须说明。”(69)值得注意者,德国军官不再被任命直接统兵,而是安插到湖北新创办的武备学堂担任军事教习,故强调“订一将以了事,薪数照原索减半,订明充武备学堂教习,归总督节制,不必说带队”。(70)经历此次事故,张之洞聘雇德国军官的热情明显较前回落。这一层变化在致许景澄电报中也有清晰的反映:
德将未经订妥,已生如此枝节,恐到后必致不听号令,流弊甚大。所云兵事归其专主,万无此办法,即练兵亦恐不宜。若肯为武备学堂教习,薪费虽多,当力为设法,不使尊处为难也。(71)
德国政府原希望派出一名高级顾问,在军事指挥权上施加影响,中方却转而延聘军校教习,距离预期尚远,李伯特上校对前往中国也失去了兴趣。许景澄以“德将意轻教习,尚无成说”,退而求其次,“讽以代荐所属一都、一千总”。(72)几经交涉,张之洞最终聘定李伯特属下的两名副官,即法勒根汉(General Eerich Von Falkenkayn,1861—1922)少校(都司)、根次(Richard Gentz)少尉(千总),前来湖北出任武备学堂教习。本年五月,双方在柏林正式订立合同,计以两年为期。(73)一出因辞退“德将”引起的风波暂告平息,而应聘来华的德国教习将演出新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