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外作文、度外举事”与“借资鄂帅”背后——陈三立与梁鼎芬庚子密札补正

“题外作文、度外举事”与“借资鄂帅”背后
——陈三立与梁鼎芬庚子密札补正

20世纪70年代,海外学者周康燮披露陈三立(1853—1937)写作于庚子年六月十三日(1900年7月9日)的一通密札,内容重要,文录下:

读报见电词,乃知忠愤识力,犹曩日也。今危迫极矣,以一弱敌八强,纵而千古,横而万国,无此理势。若不投间抵隙,题外作文,度外举事,洞其症结,转其枢纽,但为按部就班,敷衍搪塞之计,形见势绌,必归沦胥,悔无及矣。窃意方今国脉民命,实悬于刘、张二督之举措[原旁注:刘已矣,犹冀张唱而刘可和也]。顾虑徘徊,稍览即逝,独居深念,讵不谓然?顷者陶观察之说词、龙大令之书牍,伏希商及雪澄,斟酌扩充,竭令赞助。且由张以劫刘,以冀起死于万一。精卫之填,杜鹃之血,尽于此纸,不复有云。节庵老弟密鉴。立顿首。

周先生附跋语,有谓:“文中隐寓别辟蹊径,乘势局事,廓除障碍,以为扭转枢机之图,欲谋拥帝复辟之情,盎然活跃于纸上。如此艰巨任务,唯有寄望于炙手可热之刘坤一与张之洞。”(1)该密札收件人为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的亲信幕僚梁鼎芬(1859—1919),内容指向庚子事变时期一部分趋新士绅游说刘坤一、张之洞等南方大吏“题外作文、度外举事”的情节,事涉重大而语多机密,故引起研究者的注意。此札后收入吴天任所撰《梁节庵先生年谱》。(2)有关庚子事件或人物的研究,亦多征引之,而解读存异。有论者将此与中国国会游说清朝督抚的活动相联系,视为“借资鄂帅”策略之一部。(3)还有论者据此反向推导,认为“围绕清廷最高权力的转换,张之洞和他的亲信幕僚曾在私下多方筹划”,证明张之洞实具有强烈的“独立称王的情结”。(4)笔者以为,迄今此密札之背景语境尚未充分廓清,而就文句释读,也留有剩意。本文拟综合利用中外史料,对密札略做补证,以期丰富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