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森甲: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双面人”
2025年09月26日
陶森甲:近代中日关系史上的“双面人”
在近代中国政治史和中外关系史上,陶森甲(1855—?)是一个显得有些特别的人物。凡一般史著提及此人的场合,多缘于其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代表湖广总督张之洞参加“东南互保”交涉,而实际上,其人可述之事迹远不止此,尤其表现于晚清中日交往的过程,堪谓“十分活跃”。戊戌至庚子间许多重大事件中均可见到他的身影,而呈现出来的面目却模糊不清:在代表官方办理“东南互保”交涉的同时,又以个人身份加入上海中国国会;因与日本渊源深厚,备受两江、湖广两总督倚重,为对日联络牵线搭桥,但有证据表明其曾经受日本人驱使,不断地反向供给情报。这种近似分裂的“无间道”确乎难以精准定义,无怪有论者称呼他为“活跃的诡秘人物”(1)。这一现象不仅突显出陶森甲本人的行事风格,也提示我们,应注意由此具体人物所映照出来的近代中日关系的某些重要特征。令人稍觉遗憾的是,对这样一位极有考察价值的晚清人物,迄今未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拟综合利用中外史料,对陶森甲生平主要事迹予以考订,着重探明其与地方督抚、维新士人及日本多种势力间的错综关系,通过还原其人在近代史上的位置,为理解晚清时代中日关系提供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