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聘日本军官:途生波折
湖北省与日本参谋本部合作展开的军事改革,除了上述派出武备留学生、派军官实地考察军事外,还包括引进日籍翻译官,译介日本武备书,聘请工艺、农务、军用制造类技术人员,建设农业试验场、制革厂及改造旧枪炮厂等内容。(48)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则为聘用日本军官担任教习。光绪二十四年(1898),张之洞聘任日本参谋本部中佐大原武庆为武昌武备学堂教习,翌年又增聘工兵大尉平尾次郎、步兵大尉久米德太郎。湖北开其端绪,稍后南方各省紧步其后尘,诚如有论者已指出,当时形成了“一股招聘日本军事顾问的热潮”(49)。但仍需要指出的是,日本军事顾问进入中国并非一帆风顺,仅就张之洞个人见解而言,也曾经出现反复。一片“热潮”之中,其实也有“冷场”。
张之洞聘请外籍教习编练新军,经历了由德国转向日本的过程。除了日本参谋本部主动来华进行游说工作,还有从经济方面为“节费”所做的实际考虑,而在张之洞看来“日本人在中国甚平静谦和,通商量”,可借以压制德人的“桀骜之气”,这也是支持他做出新选择的一个因素。(50)继光绪二十五年(1899)聘请两大尉后,湖北省原拟向日本参谋本部续聘高级将官数人,这是游日学生监督钱恂在东京的主要交涉工作之一。但到第二年,张之洞对待此事的态度发生微妙变化。五月初,他向钱恂发出指示:
续订两大尉望速罢议,东人在此渐不驯,不可再添。(51)
所谓“东人不驯”,肇事人是受聘于武备学堂的大原武庆(1865—1933)中佐。日本人原有的“平静谦和”的虚幻形象很快被现实打碎了。张之洞虽然有意借助日本力量改革军事,但借力的前提是“就我范围”,一旦稍露挑战其权威的迹象,就果断地放弃前议,可见其对日人信任的限度。钱恂在日奉命从事。数日后,张之洞再次去电就此事做出解释:
两大尉已作罢,感甚。望向福岛婉谢道歉。大原于会宴西东教习日,因争坐次,拂衣径去,令人难堪,后虽设法调停,勉就范围,然跋扈之形已露,以后须加裁制。日内详函奉达,拟请福岛训饬之。(52)
至此,大原中佐受到戒饬,续聘军官的计划也已告吹。但张之洞对日本人的观感时有变化,并非固定,稍后又向钱恂吐露:“日人不驯即大原争座将请径去事……近日教甚勤密,又真可爱。此时尚能嘱外部戒饬否?酌之。”(53)此时义和团运动已经兴起,湖北地方情势紧张,张之洞正紧锣密鼓对日展开活动,谋购军火物资。尽管他也努力协调与日本政府、军部主事者的关系,甚至时过不久又旧事重提,嘱咐钱恂观察:“此时日人相待情形语气如何?若再募日本两大尉有妨碍否?”(54)但前后还是出现了种种不和谐的声音,续募日本教习并未有结果。这一内在的紧张状况,恰证明了张之洞与日本关系中复杂的多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