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为马幼垣先生补充
也说1908年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
——为马幼垣先生补充
《九州学林》第七卷第二、三期(总第二十四、二十五期)连载马幼垣先生大作《美国舰队清末两访厦门史事考评——为美国大白舰队访问厦门一百年而作》上下篇,以洋洋七万余言、逾百页之篇幅详考1908、1910年美国舰队访问厦门相关史实,其依据英文文献,尤其是美国海军部、外交部档案,将此事来龙去脉,包括远航背景、主因、编队、行程、访华地点选择、厦门迎宾实况及二次来访经纬等等,巨细无遗、完备清晰地呈现给世人,诚令人叹服。犹记2006年中国书店拍卖一册题为《美国舰队访问厦门照片》的原版影集,以高价成交,相关影像后广泛传播于网络,引起网友特别是海军史爱好者热议,其中一组厦门港口演武亭彩楼的照片给人印象尤深,其正面书英文“Welcome”,内侧书中文“中外禔福”,顶部并置中、美国旗,极富意趣。美舰访厦本是近代外交史与海军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既有研究却殊少提及,即使偶有,也如马先生所言,多以“花边小道闲闻”看待,甚或还渲染了“政治指控”的异样色彩。(上,第46页,所引皆据期刊页码,下同)不过,据笔者所见,严肃平正的论述并非无有。如2008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员屈春海所撰《1908年美国舰队访华》(1)一文,即据档案史料较为翔实客观地梳理过这段历史。马先生主要用美国一侧文献重建史实,对相应的中方材料似亦估计不足,以至略带武断地判定:“任谁也看得出中方毫无平行相对的东西,毓朗、梁敦彦、松寿、麦信坚、萨镇冰全是笔下不留痕之人。”(下,132页)事实果真如此吗?除了大量档案材料外,至少就笔者所见,当时奉旨迎接美舰的中方首席代表毓朗(1864—1922)就不乏记录。(2)《述德笔记》作者原署“十丈愁城主人”,为毓朗之弟毓盈(1881—1922)(3),全书记毓朗生平事颇详,徐一士谓其内容“盖多出毓朗所授,颇具毓朗自传之性质也”(4)。尤为可贵者,虽题名“笔记”,但大量文字实录自毓朗日记,如卷六“记欢迎美舰事”即出于毓朗本人手笔,系美舰访华一手史料,也是不折不扣与美方记录“平行相对的东西”。(5)笔者拟挖掘档案史料,并结合《述德笔记》等,补充1908年美舰访厦史实。(6)马先生大作珠玉在前,本文若能于马先生言之未详、未尽或偶尔未实之处有所补益,予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