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德尼·J.温伯格(Sidney J.Weinberg)
著名投资公司高盛的高级合伙人。他曾在罗斯福的前两届政府中担任顾问。
1929年10月29日,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在办公室待了一周,没有回家。股票交易显示牌一直在转。我已经不记得那晚有多长了。一直等到十点、十一点,我们才拿到最后的报告。那简直就是晴天霹雳。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华尔街的人也普遍觉得困惑。他们知道得并不比其他人多。他们觉得会宣布点儿什么。
知名人士都在发表声明。小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Rockefeller Jr.)[20]站在J.P.摩根公司前的台阶上宣布他和他的儿子们在买进普通股。很快,股市再度下挫。共同基金被用来救市,可惜只是徒劳。大众开始恐慌,拼命抛售。这段时间对我来说真是度日如年。我们投资公司的股票上涨了两三百点,然后又跌成渣。所有投资公司都是这样。
过度投机是罪魁祸首,完全无视国家的经济状况。有那么一伙人肆意做空。你什么都可以卖,过度打压市场。越是打压,越是恐慌。现在,我们制定了防护措施。活期贷款的利率提高了,20%对吗?
没人那么有远见,可以预见股灾。你当然可以马后炮,许多人都说:“我就知道会闹股灾,所以把证券都卖掉了。”我觉得这不一定可信。总有些保守的人,他们真的卖掉了股票,不过这样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
在我认识的人里,没人跳楼。不过有人扬言要跳。他们最后不是进了养老院就是进了疯人院。这些人在股市或是银行做交易,最后身体垮了,钱也没了。
罗斯福上任后力挽狂澜。说我们的金融体系会出问题,这都是陈词滥调了。但确实有许多制度需要改变。我们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有可能发生叛乱,还有可能爆发内战。
华尔街是反对罗斯福的。1932年,在我认识的人当中,只有我和乔·肯尼迪(Joe Kennedy)[21]是支持罗斯福的。我当时在民主党全国委员会(Democratic National Committee)任财务副主管。在他头两届任期过后,我就不再支持他了。我和他大吵了一架。我认为没人可以连任超过两届,那套“新政”也让我有些心力交瘁了。1940年,有人请我到战时生产委员会(War Production Board)工作,他迟迟不肯在我的聘用文书上签字。后来,我们又冰释前嫌了。
1934年,信心终结了大萧条。1937年,我们又经历了一次经济衰退。经济回暖之后人们有些兴奋过头了,得矫正一下。1939年“二战”爆发,给经济注射了一剂强心针。
不可能再出现经济萧条了,至少不会发展到1929年那种程度,除非通货膨胀失控,价格远超真实价值。没错,股市的深层反应会引发经济萧条。政府当然会立即回应,暂停交易。但在恐慌之中,人们会乱卖一气,不顾其真实价值。现在,拥有股票的人数有两千多万。当时,这个数字只有一百五十万。股市现在的跌幅要比1929年深。
现在,人们的资产净值都是以价格计算的,而不是手头的现金。恐慌之下,价格会无视价值一路下滑。一幢房子值三万块,一旦你陷入恐慌,它就一文不值。之前五十块买进的股票现在的卖出价是八十块,大家都很开心。于是,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可这不过就是票面价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