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克·休夫洛(Mick Shufro)

米克·休夫洛(Mick Shufro)

他是罗斯福大学的公关主任,在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也干过此类工作。三十年代末和四十年代初,他在芝加哥市房屋管理局担任助理局长。

一位有九个孩子的母亲可以领到两夸脱牛奶。后来因为预算危机,她只能领到一夸脱。她在救助站大吵大闹,出言不逊。我们的社会工作者就向上汇报,说她有精神病,把她送到精神病医生那里。幸运的是,这位医生的回应在那个时候是很少见的。他说:她什么时候不这么做了,你们再告诉我,因为那才是不正常的。

削减预算的时候,我发现动物收容所的大狗每顿吃得比领救济的人还多。我把这事说了出来,一家报纸将它登上头版。预算还是少得可怜,不过我们突然弄到了钱。

我不清楚这突然的转变是怎么发生的。后来,我发现州街上的偷窃行为太猖獗,商店店主们不得不请求领救济的人多给点儿钱,好降低自己被盗的损失。情况可能是这样:一个孩子没有衣服穿,他的父母就到商店偷了一条裤子或是一双鞋,等等。

我曾在流动人口管理局的海员分处担任处长。这些海员去过很多地方,特别有组织。他们从来不单个来见我,一来就是一个委员会。他们反对我们的规定。我建议他们自己为留在这里的人定规矩。当时,他们有大约三百人生活在这里。他们自己定了一系列的规矩,比我们管理局的还要严格。我不会让他们把这里变成“恶魔岛”[5]。但他们定了规矩,并且遵守这些规矩,挨过了大萧条。

他们在问卷调查上给出的答案80%都是假的。他们跟社会工作者讲的一些个人问题压根就不存在。这是故意的。他们反对别人调查他们的过去。他们组建了一个委员会。在这一点上,我赞同他们。我说:别管什么个人经历。如果你有资格领救济,就能领到救济。

许多劳工可以领到救济,同时又可以保住自尊,不会情绪失控。办公室职员和专业人员则经常精神崩溃。

当时有各种各样的谣言,就跟现在一样。他们说住在公共住房项目里的黑人不会打理自己的房子。一天,我看见一个人穿着节日盛装,在花园里挖坑。他说:“好多人跑来看我们,然后告诉其他人黑人是怎么过的。所以我在花园劳动的时候都会穿上最好的衣裳。”有人过来时,你会看到妈妈会突然拉住自己的小孩。几分钟之后,他们穿着纯白的衣服又走了过来。这是做给别人看的,但也有它的道理。

当时的“救济”和现在的“福利”有什么不同吗?

那个时候,我们说救济,指的就是救济。你说的是一个健全而且有意愿工作的人,只是没有工作可做。现在,社会认为有些人不适合工作。从来不给他们机会,他们几乎是不能被雇用的,也就是我们说的“吃福利的人”。